APP下载

微时代生成背景探析

2019-12-04张筱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时代

张筱荣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早期固定互联网等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核心地位正日益被无“微”不至的微媒体取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开展交往的主要载体,微传播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并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尚简崇微的“微时代”。微时代的生成有其特定的技术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一、技术背景

微时代的出现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构成了微时代生成的技术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

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是使用无线通信方式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来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技术,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ID等;二是软件,如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三是应用,如工具媒体类应用、休闲娱乐类应用、商务财经类应用等。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一些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现在也可纳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范畴之内。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终端移动化。区别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基础的服务,其基本载体是移动通信设备,即移动智能终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譬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ID等智能设备现在都在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GPRS、EDGE、3G、4G和WLAN或WIFI构成的无缝覆盖网络,使得移动智能终端具有通过上述任何方式接入和使用互联网的功能,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查询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不再担心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其二,应用智能化。在固定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台式电脑接入互联网,台式电脑作为科研和办公的主要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它的移动能力较差,不能随身携带,也不可能把众多的智能感应器内置其中,形成业务与应用。但是移动互联网却是以各种各样可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为终端的。以智能手机为例,它远不再是一个通信、计算和存储的工具,台式电脑的那些基本功能智能手机已都基本具备,甚至超越了台式电脑的能力。智能手机与台式电脑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量的智能传感器(如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重力感应器、气压传感器等)被内置到手机中,让智能手机具备了强大的智能感应能力。

其三,服务个性化。在固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都是标准化的,用户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个性化服务理念和商业运作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出多种多样的差异化信息,并随时传递给用户。如同样一个视频网站,不同的用户登录后就会获得不同的推送内容,用户有很大的主动权来设置自己所要关注的内容。

其四,业务融合常态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元,传统大众传播时代单一的网络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迫切地需要将固定互联网时期的各项业务进行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业务融合提供了可能。当前,融合的技术正在将原本分离的业务能力有机整合起来,原先垂直型的业务结构正日益转变为水平型的业务结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的大数据、视频和流媒体等业务可以生成更多的网络应用,如富媒体(Rich Media)业务、移动社区(Mobile Community)和家庭信息化(Family Information)等。

(二)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Metadata)也称海量数据、海量资料、巨量数据、巨量资料,是一种对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可以将网络上的文字、语音、图片、影像等信息统统转化为数据,然后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对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习近平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1]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数据体量巨大。数据最小的单位是位(bit),在计算机二进制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存储容量最小的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1 Byte=8 bit)。所有的字节单位均按照进率1024(210)排列,依次如下:Byte、KB、MB、GB、TB、PB、EB、ZB、YB、BB、NB、DB。目前人类社会的数据量已经从GB级别跃升到TB级别再到PB级别,甚至达到了以EB级别和ZB级别来进行计算的程度。这些体量巨大的数据来源于各个运营系统的数据库、Web2.0兴起后的用户生成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未来更多的可能会来自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中各种传感器所生成的数据。

其二,应用价值巨大。大数据在经过科学分析后可以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个人健康和生活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巨大。但目前囿于技术发展的限制,现阶段能够真正有效使用与开发的数据并不是很多,只占到大数据总量很小的一部分。此外,大数据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如观察分析一个时长为1小时的视频,可能发现真正能够利用的数据仅仅一两秒。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好更快地完成数据价值的“提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三,数据类型繁多。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Structured Data)、非结构化数据(Non-structured Data)和半结构化数据(Semi-Structured Data)。结构化数据是指具有固定格式或有限长度的数据,如元数据、数据库等;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无固定格式的数据,如邮件、网页等;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半结构化数据,如XML、HTML等。非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来源于这些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中所占比例也最大,据统计,早在2012年,非结构化数据就已经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总量的75%以上。[2]可以预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启用,非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这对新时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四,处理速度快捷。这是大数据技术区别于传统数据挖掘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一般而言,像传统的数据库系统、BI(Business Intelligence)应用等,对处理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这类应用在运行1—2天后获得结果依然是可行的。但这对于大数据应用来说,就显得非常滞后了。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微时代的大数据运算时间是以秒为单位的,运算结果最快甚至要在1秒之内就要形成答案。如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股市分析系统,往往相差几秒就可能导致得出无效过时的结论,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在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技术(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和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融合发展起来的信息资源提供方式,能够对不同网络节点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以服务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大量异构的服务器及网络、存储设备构建为统一的资源池为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资源配置动态化。云计算中心可以根据微民的需求,自动、弹性地提供和释放各种物理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当微民提出一个新的请求时,云计算中心又可以通过增加可用资源的方式进行匹配,并在使用结束以后将之释放。对于微民来说,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这些资源是可以随业务量变化进行动态扩展的,并且能够保证在动态扩展中这种服务不会中断,扩展的过程也是公开透明的。

其二,需求服务自助化。云计算中心为微民提供了自助化的资源服务,微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人机交互请求获取计算、存储等类型的云服务,而无需同云服务提供商进行交流。同时,云计算中心还为微民提供了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微民可以采取自助方式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其三,网络访问便捷化。云计算环境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各个组件是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的,并通过网络向微民提供即时在线的服务。微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ID等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通过网络访问云计算中心,从而使得云计算的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其四,服务可计量化。在云计算环境中,所有资源和服务都是可以被监测和控制的,并且这种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对微民和云服务提供商来说都是透明的。云计算中心可以采用计量的办法去判断每项资源的实际资源耗费,像使用水电一样精细化监视、控制资源的使用量,并产生对微民和云服务提供商双方透明的报表。

其五,资源的池化和透明化。云计算打破了固定互联网时代服务器机箱的限制,将所有的CPU、内存、网卡等硬件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形成一个个CPU池、内存池、网络池。当微民产生业务需求时,只需要向云计算中心提出资源申请,便可以从这些资源池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源,使用结束后资源可以被资源池回收。一旦资源池出现资源不足的问题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向池里增加额外的资源来解决这类问题,新添加进去的这些资源不是仅仅隶属于某个业务系统,而是作为整个资源池的有益补充。这种情形对于运行于资源池之上的各类业务系统而言,都是透明化的。[3]

二、经济背景

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或后工业经济)过渡的大背景,对微时代的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社会的到来,并不是对旧社会的代替,而是一种包容性的提升。如工业并没有取代农业,而是使农业工业化了,信息化也没有取代工业化,而是使工业信息化了。信息化使得工业更加集约、智能,而不再是福特式的大机器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中,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备受世人的关注。

福特主义(Fordism)生产模式和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生产模式相比较的差别,可以更加清晰地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福特主义(Fordism)一词最早由葛兰西提出,一般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在美国逐渐形成的。葛兰西用“福特主义”一词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它的形成与发展与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泰勒积极向社会宣传他关于改善工厂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即所谓的“泰勒制”,其主要观点有: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定性研究,记下操作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给予达不到绩效标准的工人低工资率,给予达到绩效标准的工人高工资率;用科学作业的方法训练和提高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改变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使管理与劳动相分离,推进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后来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自己公司实施了泰勒制,并逐渐把这种公司管理模式扩大到了市场营销策略。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定制、垂直化的组织管理、刚性化的生产模式,以及相应的广告和产品促销策略,从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在这种生产模式中,以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度机械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大量标准化的产品,但其产品类型较少,生产过程更新速度缓慢,对生产人员素质要求较低。

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陷入危机,其僵化的生产流程以及高度复杂的生产系统控制方式,使得人被固化在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束缚了其主观能动性,导致产生劳动异化现象,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走出这种困境,一种高度灵活、迥异于传统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出现了,这就是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通常与更小型的生产单位相关,它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小规模的产品生产、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水平化的组织管理、弹性化的生产模式,在生产时间、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生产场所以及生产者的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在这种生产模式中,生产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分工和专业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强强联合生产出更加丰富的产品,生产过程更新速度快捷,对生产人员素质要求明显提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解放了生产者,使得生产者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生产者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却提高了。生产者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在可能性(技术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社会和生产者自身的要求)的推动下,大大提升了的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代替了产品的数量需求,生产中的信息含量大为增加,信息经济(或曰后工业经济)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向着信息化、全球化方向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具有强大信息技术及技术转化能力的国家,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是由其信息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决定的。信息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为微时代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文化背景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技术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为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4]从一定意义上讲,技术为微时代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文化为微时代的出现提供了“软件”。但严格来说,技术和文化既是硬件又是软件,因为技术是人的理性的产物,而文化也是需要有物质载体的。技术在应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对于微时代来说,网络技术为其生成提供了“硬件”,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则为其生成提供了最新版本的“软件”。微时代人的生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存,这种生存与后现代主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价值指向对于理解微时代的生成背景有着重要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具有反西方近现代哲学体系倾向的思潮,是源自现代性母体中的一种批判力量。它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现实状况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其一,现代性的极端发展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代性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秩序得以确立,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以及落后民族的剥削却日益加剧,并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现代性的极端发展,科学主义开始在社会上盛行,科技、理性与战争之间陷入恶性循环状态,人日益沦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其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人的主体性、选择性日益丧失,沦为“单向度的人”。其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受到破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伴随着对自然界的肆意开采,导致非再生资源逐渐枯竭,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产生及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已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法国的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拉康·雅克(Jaques Lacan)、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等一批思想家开始厌倦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莫里斯·海格·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转而追随结构主义,后来又开始批判结构主义。德里达创立了解构主义,并于1967年公开出版了《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著作,福柯、拉康、巴尔特等人随后也转向了解构主义。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广泛发展及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后现代主义在解构西方社会和传统哲学的同时,几乎把批判的触角延伸到了人们所有的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形成了一股以批判和解构西方现代性为理论主旨的文化思潮,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各国学术界纷纷举办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专题研讨会与论战,参与讨论人数不断增多,其中包括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贝尔、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里达等人。这些讨论深化了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研究,并把后现代主义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术语。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衰落和分化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后现代主义并不能真正构成一个与现代相提并论并取而代之的一个时代或社会,其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的色彩浓厚,理论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开始走向衰落和分化。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声音日益式微,并逐渐成为其他思潮批判和反思的对象;另一方面,为了纠正后现代主义中的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的不良倾向,出现了新历史主义、“后现代科学”等。同时,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学术界开始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

后现代主义在其价值诉求上是反对整体性和同一性的,消解所谓的“宏大叙事”,强调差异性,是一种反理性、反体系、反理论化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在对现代性的不断解构中提出来的,“后”字是指对现代性思潮的超越。因此,它不满现代性的本质、规律、秩序、真理、目的、意义及主体性等,反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主义等。它主张碎片化、多元化、娱乐化、边缘化、平面化、去权威化,放弃了对事物“深层”的思考,将目光转向表层,寻找时间的细节、微小转变以及细微轮廓的外现。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诉求与微时代的网络发展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后现代主义要求消解主体性和注重个体性,在微时代则表现为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及各种网络草根文化的蓬勃兴起。后现代主义用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多元的、复杂的世界取代了传统总体概念同一性的表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现代性下的客观真理和总体化要求,以各种差异化的认识取而代之,这种特征在微时代则鲜明地呈现为人的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价值诉求。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上,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偶然性”“含糊性”“矛盾性”“不可言说性”的精神状态与思维模式。这种不确定性在微时代则呈现为各种各样的“反传统性”文化的出现。后现代主义具有碎片化、平面化、边缘化、去权威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微时代则表现为传统经典文化的创作原则遭到解构,传统经典文化的语言表达、价值取向和意义系统被扬弃,从而导致文化的平面化和浅薄化。后现代主义还反映出社会生活方式的娱乐化表征,其典型表现就是人们不愿意受到现实社会各种生活规则和道德标准的束缚,而是渴望突破这些传统的生活规则和道德标准,以一种嘲弄的态度和娱乐方式对待生活,寻找生活的快乐。这在微时代则表现为人们对娱乐生活的无限追求,喜欢用一种娱乐的方式解读世俗生活中的微小事件,挖掘这些事件的娱乐价值。

唯物史观认为,“时代”是反映社会发展某一特定阶段及其基本特征的社会范畴,是同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的。作为网络时代的新阶段,微时代的发展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因为无论是在信息传播技术、经济发展或文化生存方面,微时代较之传统大众传播时代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努力借鉴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的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断克服和调整自身的不足,微时代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
后现代主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