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2019-11-28徐辉田树昌王丽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鼻窍鼻甲等离子

徐辉 田树昌 王丽

(扬州市广陵区汤汪区域医疗中心耳鼻喉科 江苏 扬州 22500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主要症状表现为鼻痒、鼻阻塞、陈发性喷嚏、清涕,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或丧失,AR伴有鼻黏膜息肉样改变,并发鼻窦炎、哮喘等,患病者痛苦、病程迁延、治疗易反复发作,随着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以及自身体质的影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相关文献报道全球约有40%的人为过敏体质人群。2015—2018年,我院采用低温等离子鼻腔消融术结合中医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87例作为观察组。单纯使用等离子鼻腔消融术治疗此病47例以作对照,对其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本文所述及病例均参照按照1997年海口修订的AR疗效评定标准[1],经耳鼻喉科确诊,符合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2]。

1.2 一般资料

将134例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等离子结合针刺组87例,男55例,女32例,年龄16~63岁,平均31.6岁,病程1~30年,平均6.5年;单纯应用等离子治疗的47例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14~65岁,平均29.2岁,病程1~20年,平均6年;所选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过敏性严重反应程度均无明显差别。术前症状分级记分为(8.72±1.52),体征分级记分为(2.41±0.49)。以上全部患者均经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且效果欠佳。

1.3 治疗方法

1.3.1 等离子结合针刺组(观察组) 患者平卧位,全程在鼻内窥镜下操作,用含羟甲唑啉的丁卡因棉片作两侧鼻腔上中下鼻道表面麻醉3次,采用一次性等离子Reflex 45°刀头,根据鼻腔黏膜水肿及鼻甲肥大程度而选择等离子治疗的输出功率和操作时间[3]。一般治疗主机能量的设定为3~5级(根据鼻腔黏膜肥厚程度及患者年龄不同选择相应等级),消融时间在10~16秒,消融部位主要集中在鼻筛前神经分布如鼻丘、中下鼻甲前端的敏感点,在鼻甲明显水肿、肥大影响通气或伴有息肉样改变者,操作时以刀头切入肥大的鼻甲或息肉组织内使其消融,注意刀头勿穿出组织消融的另一端黏膜(主要是下鼻甲后端,防止术后针孔出血发生),在一个部位消融10~16s后,再缓慢的退出刀头1.5cm后继续消融约6~10s,使得整个肥厚的鼻甲或息肉组织全长均被消融;术后鼻腔用丁卡因面片填塞,既可以止痛又可以防止针孔出血,次日取出面片,术后适当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术后3天给予针刺治疗[4],主要穴位:上迎香穴、迎香穴、印堂穴,采用过梁针法,透过上迎香穴直达迎香穴,实质采用针刺透穴疗法,鼻面部皮薄肉浅,采用沿皮下浅刺透穴法,一针二穴,更有效的宣通鼻窍、降低鼻部神经的过敏反应。

1.3.2 单纯等离子组(对照组) 方法同观察组的等离子消融治疗。

2.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鼻腔黏膜肿胀明显消退、鼻腔黏膜由苍白逐渐红润,嗅觉功能逐渐恢复,半年内未再复发;有效:过敏症状得到改善,发作次数减少,程度下降,鼻黏膜肿胀改善或轻度肿胀,嗅觉改善;无效:症状未得到改善,临床体征依旧。

2.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8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8%;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的显效率是对照组的2.09倍,有显著差异(P<0.05),见下表。

表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AR主要是鼻黏膜的变太反应性病变过程,是机体对于外界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在祖国医学中则把它归属于“鼻鼽”的范畴,鼻鼽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外感受风寒、异气之邪而致,西医认为发病与鼻黏膜的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性、刺激有关[5],各种过敏原刺激致使上呼吸道黏膜层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固有层中浆液细胞分泌过度,症见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AR的针刺治疗主要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经络系气血运行的通路,AR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益肺气、宣通鼻窍,肺气虚实为过敏性体质,平素体质锻炼也是关键,那么宣通鼻窍的针刺疗法主要集中了源于三叉神经的感觉支,以及来自翼管神经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支,针刺此处神经穴可使支配鼻腔黏膜毛细血管和腺体的神经细胞重新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宣鼻通窍的功效,以恢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印堂穴位于鼻根部,处于督脉之上,督脉为阳脉之海,统一身阳气,穴区解剖: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内眦动脉分布;针刺印堂有补益正气、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作用。上迎香穴位于鼻中段两侧,也叫做鼻通穴,穴位皮下分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刺激此穴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旁,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肺与大肠相表里,鼻为肺窍,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解剖可见其穴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针刺迎香穴有祛风通、理气止痛、通鼻窍、散风热的作用。三穴同时针刺刺激更有效的宣通鼻窍、降低鼻部神经过敏反应功效。

低温等离子鼻腔消融治疗AR的机理[6]是:低温等离子技术是通过导电介质(氯化钠溶液或细胞液中的电解质)在电极(双极或多极形成电压差)周围形成一个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区,等离子体区是由高度离子化了的粒子组成,这些离子化了的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粉碎组织内的有机分子分子链,从而使分子和分子分离(在40~70℃相对低温下使组织细胞的分子单位解体分解),使组织体积缩小,非直接破坏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具有消融、创伤性、黏膜保护性强易修复等功能优点;通过消融可以起到部分阻断鼻腔黏膜副交感神经递质传递和神经肽的释放,抑制三叉神经-副交感神经反射和轴突反射,刺激鼻黏膜下的胆碱能微神经节,减少了乙酰胆碱的释放,均可以降低了鼻黏膜的兴奋性,有效抑制喷嚏反射,减轻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等离子消融治疗在损伤黏膜下组织的同时保护了黏膜,从而避免术后出血、感染、粘连等并发症,等离子治疗同时结合穴位针刺所产生的有效神经调节作用,能互为补充,互相协同,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鼻窍鼻甲等离子
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鼻炎
益肺强身摩鼻窍
过敏性鼻炎喝苍耳子红枣汤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