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回归生命

2019-11-26卢应兰

名师在线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室班级生命

卢应兰

(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江苏海安 226600)

引 言

学校文化的基础是班级文化,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促进学校整体文化的建设。生命是一切的起源与根本,将回归生命看作基础,并把它融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当前的小学教育水平。接下来,笔者将对相关问题展开具体讨论。

一、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意义

文化可以真实地反映人类的学习和生活,更能积淀历史经验,是人类需求的映射。理想可以体现我们的精神生活,很好地彰显我们的精神承受架构。无论哪一种文化,均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理论、生存方法。当回归生命和教育结合,便赋予了教育更多的责任。教师是连接教育和学生的重要桥梁,教师在学生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生往往会依赖并信任教师,这份感觉无人可替[1]。不过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说来,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生命意义,更没有深入地理解生活,也刚刚开始憧憬未来,回归生命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关注世界,并逐渐建立正确的三观。因此,从回归生命入手完善教育过程,可以很好地建设小学班级文化。

二、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回归生命

(一)美化班级环境

要想进行生命教育,小学班级文化一定要进行合理调整,并呈现给学生多元的文化生活,这样才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并在无形中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让他们满足对生命的追求,了解生命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影响,进而自发地关注、关爱生命。班级环境是班级文化的组成元素之一,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教室的尺寸和光线,但至少可以用心布置和设计教室,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班级环境,从而让教室的每个角落充满美的影子,彰显班级特点,进而让学生享受高尚的文化气息,调动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笔者在建设班级文化时,在教室的窗台上放置了一些植物,在明显的地方如墙壁张贴提示,除此之外,还使用宣传栏或板报宣传,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上述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进而让学生感受生命,并彰显其中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可以被班级环境影响和感染。从学生角度来看,在舒适美观的班级环境里,他们能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感受到美,进而愉悦身心,从繁杂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实现更好的进步和成长[2]。

(二)完善班级规则

相关调查指出,再发达的科技也不能代替学生、教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制度再健全也是冰冷的,它需要我们注入人文上的关怀。要想提升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生活,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1.建立文化阵地

学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或个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真实状况有所了解,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生命的意义。学生只有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自身的价值。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室的图书架或学习园地,鼓励学生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各抒己见,提出班级管理的具体建议。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能够在无形中统一集体文化的思想,更会在集体文化的影响下恰到好处地彰显生命的独特性,最终发挥自己的特长。

2.张贴提示和标语

教师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教育学生,就一定要深入学生生活,主动关心和帮助其学习和成长。教师通过完善学生行为规范、班规等形式引导学生,这更符合回归生命的要求。例如,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受到了外界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不规范书写,甚至动手打人、讲脏话等行为。因此,笔者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组织班会来教育学生,并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起找出生活中的不良行为,然后相互沟通和交流改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互动在无形中帮助班级制订了文明提示,之后笔者通过在教室里张贴文明标语、用语等对学生进行提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把标语放置在显要位置,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注意,最终达到高效管理学生的目的。

3.营造良好班级气氛

小学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并运用公约帮助学生评估自身行为和品格等,相应地,学生也可以在特定的规则和标准中对自身的行为、语言进行约束,进而切合班级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要想把班级的现实状况和安全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在班级进行“热爱生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的,并让他们学会如何过马路等。除此之外,小学教师也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火灾如何逃生”的活动,让他们在安全演练的过程中了解应该怎样在灾难中逃生避难,进而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进行保护。最后,教室中还应该设置一些安全专栏,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在长时间的引导与教育中,学生可以把学过的安全知识内化成安全意识,而且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自觉地对自己进行保护。

(三)借助集体力量

1.树立正向的理想观念

集体的力量可以激励并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的理想观念,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言警句当作班训,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师的后黑板预留部分版块,让学生参与完善,也可以让学生张贴自己的书法或其他作品。最后,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班级中的图书角,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语句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也能够彰显班级正向的文化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身心愉悦,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也能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

2.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渴望被关注、认可、尊重。因此,教师需要从多种角度思考,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在教学实践时善用赏识教育,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同时使用精神或物质的奖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切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结 语

总之,回归生命已成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成长及时给予关心,并进行适当的生命教育,运用美化班级环境、完善班级规则、借助集体力量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教室班级生命
班级“无课日”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