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

2019-11-18池凌云梁峥吴佳

新一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

池凌云 梁峥 吴佳

摘 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发展实施,我国在技术、产业、工程等领域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亟需取得新的突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兴工程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成为了目前国家的重大需求。而人才培养,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一环,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

一、“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比较

2017年2月,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随后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1],“新工科”概念进入公众视野,并瞬间成为热门词。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相比,其着重在于强调各学科间的互通互融与创新改革。由于传统工科在学科划分的过程中,依据当时科学发展的现状,存在一定的认知主观性和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固有认知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技术革新需求,因此,“新工科”需要突破原有的对学科认知的局限,为工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延伸。

目前工科的发展具有融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融合性主要强调工科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及工科与管理、人文、经济、法律等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已经融入到各个研究领域,“互联网+机械”、“互联网+医学”已经被广泛研究与应用,昭示着现代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多学科融合有利于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实现学科间的协同发展。创新性在于进一步充实学科的内核和外延。尤其是在产业转型时期,一些传统工科学科分类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学科的创新迫在眉睫。学科的创新同时也孕育了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例如基因工程、航天工业等。

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周远清教授在其文章《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2]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阐述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从“新工科”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的人才培养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3],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需进行相应的革新。“新工科”对人才的需求可以描述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4]。

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要求工科学生能够拥有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深化、升华。创业能力则是希望工科学生能够主动将已学知识与社会产业相结合,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投身社会发展的前沿中去。创新创业的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中重要一环,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跨界整合能力主要是要求工科学生能够充分发现学科间的互利因素,并主动进行学科间的融合,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理念。具有跨界组合能力,可以帮助工科生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开放自己的科研思维,同时鼓励工科学生积累多种学科能力,成为具有极高综合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跨界整合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点。

高素质主要是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极高的综合素养。该综合素养不止包括优秀的科学素养,同时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等。如果一个人只有科学素养优秀,而其他素养不足,那么他很有可能为社会和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素质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保障。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以上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也包括三个重要途径。首先,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学科教育平台;其次,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增加学科通识类课程学习;最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措并举,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工科生。

1.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学科教育平台需要在准确把握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统筹进行工科建设和教育。在学科建设中,进行资源的梳理与整合,搭建学科平台和完善学科体系,使学科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基础的基础上拥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而使学生拥有创业能力。

2.打通學科间的壁垒,增加学科通识类课程学习[5]。通识类教育课可以使同学们拥有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单一学科学习的局限性,帮助学生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整个科学体系,有利于学生进行跨界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3.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工科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工科学生在拥有良好的工科能力之后,能反哺国家和社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综合以上所述,“新工科”建设是一项符合科技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工程,同时,也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发力的全局性工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育人合力,不断探索与实践。相信“新工科”和“新工科”人才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2017-03-12)[2017-05-12]. 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

23_297122.html.

[2] 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11.

[3] 马坤,郭炳晖,郑志明.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挑战与机遇[J]. 2019(40):110-113.

[4] 林建.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 Vol.38,No.2: 26-35.

[5] 卢晓梅,俞雯,梁瑾等.全球化语境下的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15):5-6,21.

猜你喜欢

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