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孵化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9-11-18许楠黎曦程莉

新一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工科

许楠 黎曦 程莉

摘 要:“新工科”的本质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团队团队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工作经验,探索了一条适合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實践之路。文章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涵和重点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项目孵化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的内容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孵化机制

在“卓越工程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全国各高校掀起众多工科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改革的热潮。创新创业训练课程是目前在各类高校广泛开展,是一门公共性课程。迄今为止,关于创新创业类课程,全国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通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涉及的知识面也不够完善,还有部分高校仍然是“新瓶装旧酒”,利用原来的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来开设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课程,而且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实例已经过时,需要及时更新最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成果和前沿内容,更好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在教学和实践中,我们不断反思问题,改进措施,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学模式改革,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大一开始逐步贯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具体实施如下:

一、一年级重基础,培养扎实的基本功

大学一年级主要是通识教育阶段,是较为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为未来专业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使专业培养的初级阶段尽可能做到涉及面广和非专门化,以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灵活性,增加专业转换能力。该阶段主要的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与训练,辅以参观实习、采风和模拟实验等实践环节,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二年级重衔接,培养专业视野

大学二年级是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兼具阶段,学生对所从事专业已有较为具体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相关主要专业能力,能够在对未来工作领域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获取相应的合作能力。此阶段,前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模仿、模拟和验证性实践教学方式虽然依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但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竞赛和教师教科研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以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的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更好地契合了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起到很好地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三年级重交叉,培养基本专业素养

大学三年级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教育兼具阶段,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专业教育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两个特征,是将高校与市场联接在一起的纽带。此时,以名师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工作室模式,及以典型产品的设计贯穿始终的案例教学模式等,对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本阶段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改革与实践,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能力展示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四年级重实战,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四年级主要是专业教育和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阶段,提倡采用跨学科、跨专业和跨课程的联合教学模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完成同一个项目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条件的院系构建“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创业课程。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积极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自主建立创新创业项目,以导师辅导、辅助孵化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良性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列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的具体目标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以专业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课程和实习、实践等各教学环节,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科特点、素质能力培养要求,精心制定创业公共教学计划,实现创业基础必修课、创业公选课、创业精英培训课程的有机衔接。加强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设,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通识基础课程。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吸引大学生及早接触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过程,鼓励积极思考,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的精神,学习掌握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培训,提升研究生导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制定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方案,加强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引导学生识别创新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在系列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把创新创业教育扎实可靠的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计算机专业转型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新工科形势下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对分理念的单片机工程项目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