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模式对公司理财的影响

2019-11-17曹崇延潘珂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收益股东

◎曹崇延 潘珂

公司理财是对公司资产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总体收益率的过程。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多样化。2012年,政府放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要求,上市公司以此为契机大量购买理财产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约为71亿元,此后急剧上升,2017年突破8000亿元大关。从理财产品的购买品种来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意味着不同的理财选择,超过八成的上市公司以资金保本为底线,选择购买银行理财等主流产品,但为了提高收益率,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转向收益率稍高的信托理财。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其瞄准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与上市公司进行对接,寻求合作。此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成为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经营主体。对比上市企业,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停留在公司内部财务阶段,积压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过高,资产收益性较低。而部分已经开始进行理财的中小企业,片面跟随公司理财大流,在理财初期盲目投资,缺乏科学的筹划和部署,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较大。上市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理财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直接造成了我国公司理财层级分离的现状,限制了中小型企业发现新的收益增长点的能力。除此以外,受公司治理模式影响,大多数公司理财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公司高管手中,在选择出现问题时,多数企业不能及时止损,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全球经济联动性的增强,公司理财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宏观环境下,公司理财热潮是持续高涨还是就此削弱,公司治理模式不同导致理财选择与目标差异的机制是什么成为本文探讨的问题。

理论框架

狭义地讲,公司治理模式是指处理一切有关公司经营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方式,以保证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公司经营业务开展的合理性,最终实现公司盈利的目标。广义地讲,公司治理模式是对公司的控制权、经营权以及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的制度安排,是控制风险、分配收益的方法。公司治理模式主要分为市场导向型与股东主导型,前者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提倡个人持股,股权分散,后者股权集中度大,高风险与高报酬并存。

1.公司治理模式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影响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资产剩余分配的方法。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在追求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着眼于长远利益,不片面追求高利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提高企业总体资源利用效率,挖掘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使企业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以体现。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和所有者,股东主导型企业进行公司理财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资本报酬,增加股东的财富,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进行理财选择的决策时也具有一定的专断性,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属于股东主导型企业。

2.公司治理模式对公司理财风险的影响

公司治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企业进行公司理财对风险大小的选择。市场导向型的企业进行决策时以稳中求进作为理财的总基调,收益与风险并重,将相关利益者进行糅合,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考虑相关的权益,更倾向于选择银行理财等主流产品。股东主导型企业控制权集中于少数股东,进行理财选择时具有投机性,与私募基金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对高收益的产品期待更高。相比于市场主导型企业,股东主导型企业承受的风险更大,产品投资更加多元化。

3.公司治理模式对公司理财收益的影响

公司理财收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导向型企业进行公司理财的核心不是获得更多理财收益,而是进行闲置资产的优化配置,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升企业自信。短期来看,股东主导型企业的理财收益明显高于市场导向型企业,公司理财是其改善企业主营业务业绩的途径,他们主要考虑短期的投资规划,实施阶段性理财,将企业经营活动简单化,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获得企业转型升级的启动资金,并使股东利益最大化。

存在的问题

1.理财目标与经营目标不一致

根据治理模式的不同,公司的理财目标主要分为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两种。公司的经营目标围绕主营业务设立,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提升主营业务收入,提高品牌认可度。目前,多数企业在进行公司理财时,忽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主观上逃避举债带来的负面风险,盲目认为企业持有的资金越多越好,将理财重点放在筹资方面,旨在寻求短期内增加企业货币量的机会,不能合理地将闲置资金用于扩展主营业务、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这明显与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经营目标相悖。

2.风险较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主营业务开展与拓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我国掀起的理财热潮中,部分中小企业在主营业务运行刚刚打开市场,还未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时,眼光便投向理财市场,将公司现有的流动资产进行理财投资,急于求成,想要在理财市场获得额外的收益,导致企业的变现能力急剧下降,应急能力欠缺,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而部分股东主导的上市公司不再满足于银行理财等主流产品带来的收益,转向私募市场。尽管私募基金的灵活性较高,但私募市场的非公开性与对投资者的高要求决定了其高风险的存在。随着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增强,企业的融资前景越来越复杂,风险难以预测。

3.收益不稳定

理财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收益不稳定。2018年,我国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打破了刚性兑付,要求理财产品不得保本保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企业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当前全球理财市场的联动性增强,货币价值反应灵敏,外汇货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有所波动。另外,今年以来,我国二手理财市场的产品年化收益明显高于一手理财市场,这使得一手理财市场的投资主体利益受损,逐渐转向二手市场,导致一手理财市场收益率下降。

成因分析

1.没有合理的理财目标

中小企业在经营初期,其理财目标应当立足于企业内部,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如果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没有在市场上取得较大成功或者其管理闲置资金的能力还不足以进行企业外部的投机理财时,盲目动用企业拓展业务、提升产品价值的科研资金,将导致企业自身的应急能力大大削弱。而对于主营业务已经成熟的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其目光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日常财务管理,片面地认为企业账户上的流动资金越多应急能力越强,则企业的经营效益增速将会放缓,甚至停滞不前。这也意味着,市场导向型企业的理财目标最大的特征是相对稳定性,而股东主导型企业最大的特征是多元化。

2.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理财产品的管理机制包括理财产品的内容审核、风险评估、计划制定以及后期管理。从目前我国的公司理财热潮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理财产品管理机制都主要集中在内容审核和计划制定两个环节,缺乏风险评估与产品后期管理,这也是公司理财风险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分析,企业的闲置资金就可能被理财产品套牢,变现能力降低,间接提高企业的负债率。另一方面,缺乏理财产品的后期管理意味着企业对理财市场信息的接收具有滞后性,若不能及时跟进理财市场政策、价格及预期等信息,企业可能会错失提高理财收益的机会,使自身利益受损。

3.缺乏专业的理财管理人员

企业配备专业的理财管理人员是作出正确的理财选择的基础。公司理财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对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是我国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同时处理公司业务与财务管理,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公司日常业务的处理效率与理财决策效率。少数企业的理财仅局限于会计业务方面,不能主动了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责任意识较弱。部分理财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理财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存在思维定势,对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不了解,在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理财选择时易出现纰漏,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有可能波及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收入。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理财人员甚至会照搬上市公司的理财计划,使企业背负的经济压力过大。

解决对策

1.树立公司理财观念,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确定理财目标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确定理财目标的基本理念,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理财目标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为提高利润的着重点,不能急于将经营的重点转向公司理财。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应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稳中求进,时刻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动,以实现闲置资产优化配置与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注重经济利润核算,降低公司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股东主导型的企业应立足于股东的权益保护,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将公司理财收入作为企业的次要业务收入,拓展公司的经营范围,制定多元化的理财计划,同时需要对理财活动进行监督,规范公司理财行为,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负面结果。

2.引入理财产品管理机制,提高资金收益能力

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理财管理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部门,严格理财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公司理财时,必须首尾并重,实现理财管理预算化,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强化理财风险管理制度,使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风险管理体系中,多方位反馈风险信息。对意向理财产品进行内容审核和风险评估,不定期对相关资料进行核实考察,以便准确地确定投资份额;对现有理财产品收益定期汇报,以数据的形式展现,从综合的角度全面地审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后期理财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另外,各企业应定期总结理财经验教训,发现自身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

3.完善信息传递系统,培养专业的理财管理人员

理财市场信息错综复杂,企业应完善信息传递系统,改被动通知为主动了解,及时进行信息整合,改善理财计划。在理财人员培养方面,建议加大培养经费投入,定期展开人才培训,组织企业内部理财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中小企业应将经营业务与理财业务分开,使两者单独成块,聘请专业的理财人员,分阶段实施理财计划,在市场变化时及时反应,将企业的理财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收益股东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