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西尔哲学思想溯源

2019-11-15高昌平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社会发展学院雁塔校区

长江丛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康德超人

■高昌平/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社会发展学院(雁塔校区)

一、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

近现代以来,西方哲学流派林立。伴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个哲学系统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产生了分裂,一方面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另外一方面则是人本主义思潮大行其道。

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对社会有冲击力的思潮,依靠理性的力量重新在陌生的新世界中开辟属于人类自身的家园。然而时间慢慢过去,自然科学带来的不断革新的工具和产品在帮助人类建设了美好的家园之后反过来成为了束缚我们人类自身的枷锁,人们从工具的主人变为了工具的奴隶。

德国古典哲学家叔本华是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由叔本华所提出的生命意志理论开启了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端倪,在发展成熟之后尼采的超人理论正式成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权力和意志集中体现的超人,于诞生之初就天然拥有权力支配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相对于普通人民群众的存在,超人有着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历史使命。尼采的超人理论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然而,残酷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条道路并不可行,第三帝国的暴行成为人类历史的永久伤痛。按照超人理念,最终聚合起来的并不是完满的超人,而是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自此,我们得以确认,片面的极端化追求强大只会催发和强化人性之中的恶的一面,整个社会只会陷入重重矛盾之中,带来的压力无处释放和缓解,只能依靠畸形的战争等手段转嫁社会压力,最终走向毁灭。

这种现象让思想家们的视野又重新回到了对于个体人类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之上。胡塞尔重新确立了生活世界的基础地位,即是自然科学的认知也是依赖于生活世界的。海德格尔则指出生活世界之中的烦与畏。萨特则从充满整个世界的偶然性和荒谬感之中找到了生活世界之恶。作为萨特密友的加缪则是以冷静的眼光洞彻了这个世界的荒谬。这种荒谬是作为个体的人与实质存在的生活世界之间唯一的纽带和联系方法,人的内心对于美好的无限向往与世俗世界无尽的丑恶和冷淡以及混乱无序之间无时无刻不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我们发现,理论上拥有绝对的自由的人类并没有最终寻找到心灵的安身之处。现实情况是,现代人心灵虚空无依,处处充斥着人性的颓废,灵魂的焦虑,生活的残缺。

人类所感知的对精神世界的压迫没有缓解多久,又一次被死死的闷烧在狭小的精神牢笼之中。现代人本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直面现代物质文明对于人性的压迫和扭曲,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自由的灵魂,引导人的精神解放。

二、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与嬗变

卡西尔的哲学思想和康德哲学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是康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其理论思维在全新领域的运用。康德哲学当中的核心一是理性批判,二是物自体研究。康德的哲学以物自体概念为出基点,延伸至理性实践的领域,从理论与实践,科学知识与形而上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他们之间的结合路径。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直接影响了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这西方哲学界两大思潮。科学主义研究以实证的原则,从经验之中总结出来普遍的知识理论,将康德哲学之中的先验性从理论体系中剔除出去,把科学知识定义为可以被实践所检验的原则,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而人本主义研究,则是从康德的实践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角度延伸开来,寻求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

在卡西尔看来,哲学历史上康德的理论体系所带来的哲学哥白尼革命主要意义上是思维方法上的。在康德之前,哲学研究的目标要么是寻求超越于现存的一切所知的至高的永恒存在,要么就是立足于现有的知识,将心灵作为真理的路径。康德的先验概念的提出促成了知识论的转向,先验成为了经验向知识转变的研究中的要素。康德认为在从经验向知识过渡的这一过程之中,人的认识能力有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质,一部分的原理或者理论形式可以通过自身而得到。通过对理论理性的批判,划分了人的认识的界限。人的认识只能从对经验的总结当中得出,超越经验的结论是虚幻的存在。

卡西尔相信先验性的思维方法要拥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康德的现象学研究最终会将传统的形而上学通过批判而重新解构,最终将传统形而上学抛弃。卡西尔从现象学的视角上排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又将康德理性与本体的一部分理论剔除,把现象与本体的论断引入到人的世界之中来。这使得他在继承康德主义积极因素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理论体系质的嬗变。

三、与人本主义思想本质上的统一

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正是汲取了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又加以自己独特的解释和衍进,构成独具特色的完整体系,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巨大影响力。也就是说,卡西尔的理论体系中在本质意义体现出来的就是人本主义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让卡西尔的哲学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事迹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卡西尔从功能性的方向上重新给予人自我定位的一次机会,从整体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出发,让心灵通过缜密而科学的细致思考,得到了安宁和抚慰。

第一,从知识论回到人本身。对于人的研究在理性的道路上一直深入,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我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知识论方向上的对我们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对于我们的外化方式的关注。而从知识论回到人本身以后,我们的研究又重新围绕着人本身来展开,从整体上将人的生命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冲突相互分裂的问题克服了。

第二,对理性进行重新评判。对于理性,人本主义的研究者们怀抱着非常复杂的情感,理性主义一方面将哲学研究推进了一大段距离,达到一个令人仰视的高度,另外一方面则是死死限制住了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人本主义最终选择保留启蒙理性中的先进合理部分的同时,抛弃和剔除其中僵化不利的因素,并且更加重视非理性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们眼中,对于人的本质这一终极问题,依靠理性,尤其是仅仅依靠理性是绝对不可能解决的,在人本质的方面,人性之中非理性的存在比理性更加贴近真实的内心,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针对近代的启蒙理性的批判,突出了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看来,人的本质绝不在于理性,非理性比理性更为重要而贴近本真存在。

第三,确认并强调个体价值。人本主义极力提倡人作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完全有理由主动渲染和弘扬自我宣示自由,并以此来寻求自我个体的价值所在。在传统德国古典哲学当中,占据绝对的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重视并且追求超越于一般存在物的终极本质,这种本质作为自在之物或者绝对精神,是凌驾于个人主体之上的绝对主体,对于真实意义上的个体自身的自由和价值是十分忽视的。相较此前,卡西尔则以每一个人的自我为基准,再将个体的自我存在作为自己理论框架的出发点,不遗余力的强调了个体自由和价值的重要性。

第四,“人本身”的本体趋向。这里的本体所指的正是立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传统的西方本体论哲学中,一切存在的终极根源,世界的大一统被称为本体。而这里所说的本体恰恰是相反的,是仅仅作为单纯的人的存在的本体。

当然,卡西尔并不是机械地承继,而在于扬弃与发展。比如,对哲学悲剧性的基调的排斥性态度。自叔本华以来,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研究中就满满的充斥着悲观主义的味道,这是由于严肃的出发点、认真严谨的方法、不能脱离现有条件认识到预先预设好的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最终所达成的结果。此外,卡西尔自觉地将研究视野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转向。在自然科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之后,人文科学的相对落后愈发显著,现代人本主义研究者自然而然的开始强调自然科学的局限性 ,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到人文科学方面。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康德超人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飞越超人
艺术百家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我的爸爸是“超人”
漫画
超人+狗头
康德的时间观
风格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