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魔术文化的源流及发展

2019-11-12陈树淑

文化产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武帝神仙中原

◎陈树淑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魔术,在中国古代被称作“幻术”,将表演者称作“幻人”“化人”或“眩人”。魔术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并非像《通典·散乐》所说的“幻术皆出西域”,战国时齐女钟无艳求见齐宣王时所表演的隐身术就是其中之一。

魔术发展到汉代已经走向成熟,属于百戏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汉代的魔术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本土魔术,二是外来魔术。两者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汉代魔术文化的繁荣[1]。

一、本土魔术

汉代是我国古代魔术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汉武帝时期尤为突出。据文献记载,当时已然存在的本土魔术节目有鱼龙曼延、画地成川、立兴云雾、坐成山河、东海黄公等。仅从节目名称来看,汉代本土魔术的特点就是与神仙境界、神仙人物、仙禽神兽密切相关,是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思想在休闲领域的反映。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神仙崔巍,欻从背见……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指的便是魔术节目“鱼龙曼延”“画地成川”[2]。

汉代从事魔术表演的既有专门的魔术艺人,也有不少方士,东海黄公便是其中最初的表演者之一。《西京杂记》说,秦末东海人黄公“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之所以能发生这样“神奇”的现象,其原因就是东海黄公自小便学习方术,“以越人祝法厌虎”(《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当时的魔术师往往身兼数艺,为了让魔术表演更刺激,往往加入其他的节目如驯虎、角抵。东海黄公就是将魔术表演“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和驯虎相结合,在表演时佩戴赤金刀,头上以绛缯束发,口中念着来自广东一带的咒语,脚下迈着禹步,十分神秘怪诞[3]。在魔术表演过程中有时还会发生严重的舞台事故,黄公晚年在表演他的拿手好戏时,因为驯虎出现失误,被白虎吃掉了。到汉代时,人们将这个故事加以改编,淡化了其中的魔术色彩,将其作为角抵戏的题材,很受人们喜爱。

汉武帝时期,魔术大兴,除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休闲娱乐需求旺盛外,统治者的个人爱好也发挥着引导作用。与始皇帝一样,武帝晚年热衷于求访神仙,幻想长生不老。为了迎合武帝渴求长生的心理,大量的方士假借能求取仙药、炼丹药或寻找神仙之名,涌进长安,骗取富贵,李少君、齐少翁、栾大等人便是如此。《史记·封禅书》记载栾大在武帝面前“验小方”,使“斗棋”,棋自相撞击,顺利取得了武帝的信任。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乐通侯,还娶了武帝非常宠爱的长女卫长公主,富贵震动天下[4]。而栾大所谓的“小方”本质上与幻术相同,尽管武帝后来发现他的骗术并把他腰斩弃市,但还是在客观上推动了方术的热潮,不少魔术艺人也有意识地学习、借鉴方术,用于魔术表演,这非常有利于魔术的发展和壮大。

二、外来魔术

从《列子·周穆王》篇来看,似乎周穆王时期就已经从国外引进魔术了,但此时的“西极之国”指的是中国今天的西部地区青海、甘肃、新疆一带,并非国外。外来魔术真正传入中原是在汉代,这亦要归功于汉武帝。汉武帝全力支持张骞出使西域、又派人打通西南夷,国外魔术才得以东传,进入汉代人民的休闲生活中。

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外国使者纷纷涌入中原,“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既有从西北丝路而来的乌孙、安息、大宛、大秦等国,也有从西南丝路而来的都卢国、掸国(今缅甸一带)等。这些使者除了向中原进献各种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外,魔术亦在朝贡之列。

最先进入中原的是大秦魔术家,《汉书·张骞传》云:“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犛靬眩人献于汉。”所谓的犛靬即大秦,其魔术艺人跟随大宛使者而来。东汉永宁元年(120年),掸国国王雍由遣使朝贺,大秦魔术家又随之而来,在第二年的正月旦朝会,专门表演了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等魔术,东汉君臣大为称奇。大秦应该是当时的世界魔术之都,有不少出色的魔术家在各地交流演出[5]。

从西南方向的印度(身毒)也传入了一些魔术,有种瓜、屠人、杀马等。汉安帝时,曾有印度魔术家前来献艺,表演了“自断手足,刳腹胃”的魔术,节目非常血腥。

总的来说,从国外传入的魔术是以形象残酷著称的,与中原本土的魔术风格大相径庭。比如说吞刀是真的把刀插进食道;吐火也是一种苦刑幻术。至于屠人、截马、自支解、易牛马头等魔术也很残忍。但来自印度的魔术“种瓜”(又称“植瓜”)是特例,能在片刻间下种、引蔓、结瓜,风格清新,很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从而流传至今。

外来魔术并非只在宫廷中演出,在民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吐火魔术。目前来看,仅出土的画像砖石就将近10幅,分布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有的是由国外艺人表演,有的是中原艺人表演,两者并行不悖,汉代社会开放之风气由此可窥得一斑。而其他的如易貌分形、自支解、屠人、截马等恐怖魔术目前并未出土相关实物,不过在后世屡有出现,成为不少江湖艺人谋生的手段。

汉代吐火施鞭图

三、结语

国外魔术传入中原后,很快被中原魔术艺人加以吸收,融会贯通,从而大大丰富了汉代魔术的表演题材,极大地促进了汉代魔术的发展。其中一些优秀魔术节目被后世加以传承,至今还在舞台上活跃着。比如,三国时期魏国方士左慈,他在曹操面前表演“空竿钓鱼”“掷杯化鸟”“自身遁隐”等节目,令观者大惊,其中的“空竿钓鱼”“掷杯化鸟”如今还是魔术师的表演题材。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魔术技艺之精湛。

猜你喜欢

武帝神仙中原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自主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