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课本教材 寻找高考题根

2019-11-07云南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考题咖啡因教材内容

云南

笔者对2019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化学试卷进行分析后,又比较了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高考试题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到处为学生寻找难题、怪题,但结果并不理想。笔者通过分析2019年全国卷,发现高考试题基本来源于教材的正文内容、注释、思考题、插图、知识窗、习题等。高考题有些来自教材原话,有些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有些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只要我们正确分析教材,那么对学生备考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答案来自教材原文

通过对2019年全国卷的对比分析,发现部分试题的答案直接来自教材原话,未经过深度加工。接下来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1.教材信息

【人教版必修一70页复习题1】

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铁粉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片

【答案】B

【人教版必修一57页图3-14】金属的焰色反应

Li(紫红色)

Na(黄色)

K(紫色)

Ca(砖红色)

Sr(洋红色)

Ba(黄绿色)

Cu(蓝绿色)

2.相关例题

【例1】(2019·全国卷Ⅰ·26·节选)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答案】(2)KSCN

【例2】(2019·全国卷Ⅱ·26·节选)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_______(填标号)。

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

【答案】(1)D

3.分析

上述例题的答案来源很直接,不经过任何加工,与教材信息一致,只要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直接得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对教材内容加以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例2中的焰色反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要求掌握的只有钠、钾和铜的焰色反应。这些知识点教材中既然出现了,即使平时没有考过我们也应该给学生展示,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细微之处见真知。下面把2019年三套全国卷中这类题目的出现情况进行统计。

表1 答案直接来自教材原文的试题分布统计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是“功利化”的,只讲考试必考的内容,对于一些考试不常见的内容直接略过,有些教师甚至觉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本没有必要,导致学生成为只会做题的“机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下面举的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说明。

1.教材信息

【人教版必修二课本90页·节选】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成本较高。因此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结合、与能源技术结合,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2.相关例题

【例3】(2019·全国卷Ⅲ·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答案】D

3.分析

在教学生涯中,我听过很多老师讲过这节课,许多老师在讲解获取淡水的方法时,只让学生知道方法是什么,而不对方法的具体概念、操作进行解释说明。我在下课后询问过学生是否了解淡化通水方法的具体内容,发现学生除了蒸馏法以外,对其他方法都不了解,学生还说考试不考,不需要了解,我很是失望。在我看来对教材进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把教材拓展内容当作课外知识进行讲解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是教材中提到蒸馏法成本较高,现在的工艺几乎不用,而高考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新的工艺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下面我把2019年全国卷中根据教材内容拓展的题目进行统计分析。

表2 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试题分布统计

三、对科学视野所学内容迁移

通过对2019年高考真题的分析,我发现高考题会对教材中科学视野的内容进行迁移应用,这是让我很意外的,虽然代表性的题目我只找到了一道题目,但是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启发。

1.教材信息

【人教版选修五81页科学视野·节选】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羟甲基、羟基、醛基4个不相同的原子和原子团。这样的碳原子叫作“不对称碳原子”(在其上面标上*表示),也叫“手性碳原子”。

2.相关例题

【例4】(2019·全国卷Ⅰ·36·节选)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________。

3.分析

例4考查了一个我们平时容易忽视的一个点——手性碳原子,老师只要做过高考题,都会发现高考题中有一些和大学相关的内容,教材中的科学视野介绍了大学里面的知识,这些陌生的知识就是最好的素材。上文提到的科学视野介绍了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对映异构等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还介绍了甘油醛的对映异构、D-葡萄糖、D-果糖、药物多巴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展示给学生更多的试题素材。高考题中关于这部分内容分析如下表:

表3 对课本科学视野的迁移应用试题分布统计

四、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

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发现很多题目似曾相识,仔细翻阅教材,发现这些题目模型与教材习题十分相似。有些题目中的物质取自教材,取材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取自教材正文内容,有些取自教材学与问,有些取自教材练习题,有些取自教材科学视野。下面我们选取部分代表性试题进行研究。

1.教材信息

【选修五45页复习题第3题】组成为C3H6Cl2的卤代烃,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课本原文选修五21页学与问】实验表明,许多咖啡和可乐饮料中含有兴奋性物质咖啡因。经实验测定,咖啡因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碳49.5%,氢5.20%,氧16.5%,氮28.9%,其摩尔质量为194.1 g/mol,你能确定它的分子式吗?

2.相关例题

【例5】(2019·全国卷Ⅱ·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

A.8种 B.10种 C.12种 D.14种

【答案】C

【例6】(2019·全国卷Ⅱ·28·节选)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3.分析

在我们平时讲解教材习题时,要注意教材上的题是同一种原子的二取代,高考题中是不同原子的二取代,但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并没有什么不同。咖啡因的提取是大学有机化学里必学的内容,题目出现的索氏提取器,也是大学的知识,这加强了学生的陌生感,不利于高考发挥。虽然是咖啡因的提取不是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根据考纲要求,有机物的分离和除杂是必须掌握的。这类题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讲了很多,但是在新情境下,考生容易被陌生的环境所干扰,而不能正常发挥,不知从哪里下手。我们只有不断深挖教材素材,不断给学生一些新的情景,增加对题目的熟悉感,可以缓解考试压力,更有利于考试发挥。下面对高考试题进行对比分析:

表4 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的试题分布统计

现在很多老师沉迷于各种教辅图书,已经忘记了试题源于教材,教材就是最好的资料。教材中的正文、资料卡片、实验探究、思考题、小字标注、科学视野、课后习题都非常值得我们深究。在这里我主要提两点建议:

1.课本上出现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新物质,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猜你喜欢

高考题咖啡因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两道高考题的整形处理
摄取多少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和防失智?关键在“量”和“来源”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Caffeine on Teenagers?咖啡因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咖啡和茶使人脱水?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咖啡因何时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