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2019-11-06赵莹莹杨克毅李勋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赵莹莹 杨克毅 李勋华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途径。

[关键词]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文化振兴

[中图分类号]D422.64 [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意义

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推进力量,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1.1 为乡村振兴提供正确的方向引领

好的乡村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号召力和有力的动力支持,凝聚人心,引领广大村民同心协力致力于乡村建设。乡村文化体现在乡风、家风、民风上,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果,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村民的法制、民主意识,同时也为乡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好的乡村文化还可以增强乡村的政治氛围,增加村民政治参与性和政治觉悟,提升村民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和政治责任感。

1.2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持久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有效、持久地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撑。好的乡村文化可以提高村民,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农业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信息更容易产生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农业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信息有效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从而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产生更高的效益,提高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业现代化。

1.3 增强乡村文化底蕴和吸引力,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

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乡村文化振兴有利支撑乡村经济振兴,同时也为乡村的人才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好的乡村文化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是吸引人才留在农村的必要条件。

1.4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

好的乡村文化可以有效提升村民的素质,继承和倡导“天人合一”的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乡村生态环境振兴的建设中提升村民参与的自觉性,有效改善乡村居住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持。

2 乡村文化现状分析

2.1 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规划

乡村文化建设周期较长,见效慢,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比较与乡村经济建设,可以通过“架桥修路”等实际的物质建设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容易产生“轻文化、重经济”的情况。在乡村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上,一些地区为了完成任务,忽略了村民真实的文化需求,为了出成果,刻意打造文化卖点,过度开发乡村文化,生硬制造历史文化故事,甚至外包给商业机构打造,使原本应该淳朴的乡村文化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缺少人情味和乡土风情。

2.2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目前乡村整体出现“空心”的态势,大量青壮年涌入城镇务工,乡村整体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专业的基层文化人才十分匮乏。尤其在一些乡村,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尽管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但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的影响,在乡村难以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留下的少量年轻人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对于传统的文化也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很多乡村的非遗项目无人继承,对于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3 乡村文化建设吸引力不够

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一些乡村在没有对村民需求进行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过于单一,比较常见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等,对于村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也就很难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来。

3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分析——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中能够提供重要的动力,而新时代大学生也势必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让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有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帮助大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从而加入到返乡下乡建设乡村的大军之中。下面笔者将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探究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如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3.1 双基地建设

在学校所在区的永安村建立“爱心驿站”(以下简称驿站),作为服务乡村的志愿服务中心,以打造品牌服务项目为目标,创建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支援服务体系。将校园作为招募志愿者的基地,将永安村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基地,形成需求供给一体的双基地建设体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永安村的村民需求,由教师指导,征集志愿者对接开展服务,结合不同的专业,有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等志愿服务项目。

3.2 以驿站为依托,挖掘乡村文史资料,打造文化标志

与村委共同合作,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走访村内老一辈村民,开展调研,挖掘乡村的文史资料,找出村内的文化传承点,进行大力弘扬和宣传。我院设计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可结合永安村的特点,设计制作乡村文化标志,在村内的街道、村巷悬挂张贴带有文化标志的门牌、指示牌等,增加乡村文化元素。

3.3 创新乡村文化载体,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文化转化为生产力需要载体,目前乡村文化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载体就是立足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师生志愿者,可以将乡村作为实训基地,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发掘乡村文化,找到乡村文化与新兴旅游的融合点,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是目前乡村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3.4 利用新媒体平台,协助村委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

线上线下推广乡村文化热点,利用各种时间节点开展爱党爱国、勤劳奉献、文明风尚、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类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比如协助永安村村委开展“文明风尚标兵”“五好文明户”等,且对评选人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抓住“关键少数”,发挥榜样的力量。

4 总结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石,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以志愿服務为载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唤醒乡村文化,发掘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职业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J].现代商业,2018(02).

[2] 马璇.莫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短板[J].智库时代,2019(01).

[3] 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