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慕课构建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

2019-11-05李丽华游洪南

科技视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慕课合作学习

李丽华 游洪南

【摘 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大学外语教学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本文通过解读慕课和生态教学的相关概念,探究新生态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依托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合作学习在课外基于慕课和课堂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慕课;教育生态学;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7-0102-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7.043

0 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给中国大学外语教学带来新挑战,改变中国大学英语生态环境,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三维影响因素向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四维影响因素转变。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为依托,从学习者、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方面考察结合慕课形成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

1 文献回顾

国外生态学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生态学这个词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ast. Haeckel)1868年首创,用以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科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克雷明(Cremin, L,A)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这一概念。克雷明把不同教育机构看成一个有机生态系统,相互之间依存并影响。1987年,华盛顿大学教授JI.Goodlad发表著作《未分级小学》(the Ungraded elementary school),首次提出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考虑教学目标、教材、课程设置、评分系统和教学方法等各个因素。

国内对生态教学的研究探索始于80年代末,但并未形成系统。1989年,台湾学者李聪明发表《教育生态学导论》,认为选拔教育型的教育系统是台湾教育的生态,从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分析升学主义教育的危害。1990年,吴殿福出版的《教育生态学》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本书运用生态学概念,讨论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因子以及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等重要概念,对运用生态学概念和教学有机结合有重要启发意义。1992年,任凯发表专著《教育生态学》,分析教育生态对人才和发展动力的影响、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以及校内组织的生态结构和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2000年,范国睿专著《教育生态学》从中国实际出发,分析人口数量、地域分布和人口特征等对教育的影响。

2 结合慕课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一词起源于2008年,Dave Cormier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第一门在线课程“康涅主义和连接性知识”。不久,可汗学院、iTunesU和TED等开放的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发展,他们提供支持课堂材料的短视频。

2.1 学生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平台,搜索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放在智慧云端,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选择和预习,形成自主化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基于慕课的英语测试与教学数据库,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输入,并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主搜索慕课进行学习,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以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生成的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喜好以及学习风格。作为慕课学习的补充,课外的交际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下转第60页)(上接第102页)以及微博等平台交流讨论学习,补充网络教学缺乏面对面交流和同伴学习的不足。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交流记录生成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等评估。(见图1)

2.2 线上线下生态化教学

在生态系统中,孤立存在的物种很难存活,大多数物种是以群居方式生存,互相依赖而又互相竞争,形成生态平衡。生物学生克原理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有利因子促进发展,有抑制因子克制发展。大学扩招带来的班级人数激增成为限制大学英语教学和班级生态系统的抑制因子。为避免消极作用,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合作学习,将大班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发挥小组每个同学的合作和竞争机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成绩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QQ或者微信建立一个讨论群,学生可以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学员讨论课程内容和小组任务,教师可以在线提供指导。

班级教学按异质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Kagan(1994)认为合作学习有三种基本组织模式:写-配对-交换、聚集以及拼图。写-配对-交换组织模式步骤是:每个学习者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学习英语的活动,一般是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写出答案、学习者与坐在左边或者右边的同学分享答案以及学习者最后与坐在后面的同学交换问题答案。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总结他人的答案写出心得,在本堂课展示或者总结后在课后思考并在下堂课进行课堂展示。聚集模式由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号码,在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会制定某一数字的同学在全班进行答案展示。拼图模式要求拿到相同数字的同学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换,分享本组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3 结论

为应对新的开放性、竞争性和自主性的网络环境,基于慕课的外语教学能整合网络资源和传统教学的优点。这种互联网+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新常态,为大学外语教学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参考文献】

[1]Chaudron,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Cremin, L.A.Public Educa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76.

[3]John I. Goodlad, the Nongraded Elementary School[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7.

[4]Kagan,S.(1994).Cooperative learning[M].San Clemente, CA: Kagan Publications.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洪常春.人工智能時代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12).

[7]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9.

[8]任凯.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9]吴殿福.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慕课合作学习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