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世界》小说与电视剧之比较研究

2019-11-01周琳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电视剧改编平凡的世界

摘  要: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近年来,毛卫宁导演坚持还原的理念对该作品进行改编拍摄,具有大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应运产生,这引起国内受众群体评论不一。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理论,对电视剧人物形象、剧情等方面阐释、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究电视剧改编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小说;电视剧;改编

作者简介:周琳莎(1994-),女,汉族,福建省漳州人,集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2

于1988年到2009年期间,《平凡的世界》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银屏上三次。2015年该作品再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导演毛卫宁坚持还原作品的理念,再度影视创作,使得电视剧作品的收视率达到一定新高度。分析其中原因,该剧应用“小事不拘,大事不虚”[1]的创作风格,导致影视作品与文本的叙事效果存在差异,引起不同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产生情感差异。但在现今中国媒体时代,适度的影视改编的大众文化是根据大众的视觉需求所产生。自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兰克福学派提出“大众文化”概念。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借助电影、广播等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等功能。”[2]即文字文本形式向图画影视形式的转变,这意味着我们所接受的文学不只是科学技术的附属品,更是一种美学追求,尽管这种追求可能具备商业性、伪个性等性质。所以,我们应该用批判性眼光来评论该剧作,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现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价值。

一、基调由严肃文学转为大众文学

《平凡的世界》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严肃文学向大众文学转化的一种文学现象。它通过影像形式,重新把小说内容展现在大众面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内涵赋予新的意义。因此,影视作品对文本人物的改编现象是为了更加突显文学作品的人物特色。人物形象的大众性、通俗性特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满足观众精神消费需求。在大众文化市场中,越来越强调大众这个接受主体的地位。因此,生活化的人物形象改编更加符合观众心理期待,同时拉近观众与剧中角色的距离,二者相互沟通,使作品商品化后的市场份额有效扩大。但文学作品改编现象频繁,也极易导致人物形象类型化,扼杀作品人物本身的个性,人物故事情节单一重复。所以,笔者认为严肃文学、精英文学通过新媒体改编成大众文化,这一现象也容易导致文学人物艺术的独特性丧失。

在《平凡的世界》这部影视作品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各具特色,而作品中对人物替换的现象并非是少数的。电视剧把小说中的徐老形象换成徐爱云,这样的人物替換,强化现实生活化气息,使观众深陷情感抉择中。这样生活化的人物形象令观众能够理解徐爱云的举动,更让剧中人物形象表现集中、个性丰富,更加契合观众的心理情怀,满足观众期待视野。同时,基于情感共鸣,观众会站在理解演员的角度,从而在情境中产生新的共鸣,实现对话,体现大众文学的实质。

徐爱云这种人物形象类型化特点在电视剧中普遍存在,这样批量生产、重复模拟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大众文化出现在荧屏的重要形态。因此,笔者认为,影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其实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普遍存在的形象,这是一种消解人物个性化特征,泯灭个体性格特色,提取或转化为社会广泛存在的典型形象,具有普遍意义,更加真实化,贴近观众与读者的内在心理形态, 满足大众对于人物形象的心理期盼。现代大众文化艺术的批量生产与大量复制,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大众提供消遣,作品基调也走向大众化。

二、剧情由悲苦不幸转向温馨完满

从实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世俗性:“用世俗的物质生活消解神圣的精神启蒙”,最体现平民意识的表现形式;(2)娱乐性:“纯粹的娱乐来消除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紧张和疲倦”;(3)商品性:“满足大众世俗欲求, 获得更多商业利益。”[3]这三个特点说明大众文化的市民性文化特征,在满足观众视觉与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推广新形式商品文化,使大众的世俗生活、娱乐消遣和物质消费具备独立的文化意义。而这种市民性在《平凡的世界》表现得的淋漓尽致。

毛卫宁导演坚持还原经典的原则,借助大众文化市场对爱情的强化倾向,重建全剧故事,体现现今社会世俗伦理现象。同时,根据观众的内心期许倾向及文本内容进行影视剧情的改编,以加强故事剧情的世俗性、娱乐性、商业性、审美性,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在21世纪这个新媒体时代里,大众文化强调的效果偏向于快乐、满足、宣泄。尤其是现今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渴望幸福美满,这是一种动态的渴求,不似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样板戏的定向情感评判。因此,导演毛卫宁选取大众感兴趣又熟悉的情感题材,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促进该剧占据文化经济市场的份额比重,获得更大化的商业利益。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主要体现为对秀莲命运有显著的改编。

具体而言,秀莲被查出得了绝症后,电视剧取代小说平淡的现实主义叙述方式,剧中没有离奇的恋爱情节,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杨春时先生指出:大众文学最为普遍的题材是性欲与暴力。[4]但大众文学不仅限于这些内容, 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感性描写,从而宣泄人内心的生命欲求 。这是大众文学文本叙述的主要内容,而在《平凡的世界》中,爱情的戏份在电视剧中大大加强,从而突显普通人的日常情感生活,实现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在严肃文学中,强调“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5],小说《平凡的世界》亦不例外。但电视剧改编小说严肃文学主题的现实化特点,深化人物情感表达,使剧情由悲苦不幸转向温馨完满。杨春时老师认为:大众文学注重增加人的世俗幸福感[6]。因此,需要增加温馨完满的结局。

同时,这样的直观性更迭的改编,增进人感性的合理性。这样的剧情改编,十分符合现在人们对于情感的心理需求,悲中含乐、乐中寓悲。这种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观众只有在镜头下才能获得满足。这部分内容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是相通的。他们都认为大众文化注重赚取观众的眼泪,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但这里对于眼泪的强调主要侧重于表现在故事发展的过程,而结局往往是美满的。相对于文学经典,这是一种对影视文学的批判态度。在此,笔者认为该学派对于大众文化客观否定态度有待商榷。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艺术不再反映下层人民,不再反映文学真正的普遍性。”[7]但是在《平凡的世界》中对于悲情的传递却是通过最普通的人物故事来展示,由下到上,打破了该学派这一理论的逻辑。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否定精神,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斟酌。

通过运用法兰克福学派观点对《平凡的世界》文本与电视剧改编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该电视剧以新的现代化方式,使文学著作生动形象地重新展示在大众面前,图文形象转换,给观众带来直接的视觉欣赏,直观的娱乐享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使得文学经典通过影像形式重新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实现作品与作者、读者、环境的交流。因此,对于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我们应该尊重经典的精华,也要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来评判作品进行反思,不断加强学习与借鉴前人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锋. 电视剧改编中的叙事策略[J]. 传媒观察,2016(1):3.

[2]衣俊卿. 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M]. 哈尔滨:黑龙教大学出版社责任有限公司,2007:134.

[3]张贞. 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2003:2.

[4][5][6]杨春时. 文学理论新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0,52,51.

[7]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启蒙辩证法[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75.

猜你喜欢

电视剧改编平凡的世界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