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分析

2019-10-29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张海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差错率妇产科产妇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张海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产妇中随机抽取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4±4.7)岁;孕周35~39周,平均(36±1.4)周。参照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3±4.2)岁;孕周35~40周,平均(37±1.2)周。两组患者资料可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产后严密监控产妇体征,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①由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由管理经验和护理经验丰富者担任组长,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对小组成员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及纠正[1]。同时,每个月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技能的培训,并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②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入职培训,使其牢固树立提高护理质量的意识,严格遵守护理管理相关章程以及相应的流程。对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评估,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需求以及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③树立以“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每个产妇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各自不同的护理方案。对高龄产妇、重点产妇等进行重点标记,并及时告知其注意事项,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并对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方案,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主要就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质量评分(主要是对护理技术、护士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统计);护理差错率(根据护理中出现的差错情况,计算护理差错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且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n=38) 护理技术 护理责任心 服务态度研究组 93.2±2.4 90.2±2.8 92.7±2.7参照组 72.5±2.8 69.8±2.4 74.3±2.6 t 34.6013 34.0999 30.2602 P 0.0000 0.0000 0.0000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9.5%)明显较参照组(68.4%)高。且P<0.05。

2.3 护理差错率比较 研究组中的38例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的有2例,护理差错率为5.3%;参照组中的38例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的有10例,护理差错率为26.3%。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明显较低。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二胎政策的推行,妇产科在医疗领域的比重逐渐加大。为此,加强妇产科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借助于专业化的护理指导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进而实现对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估和改进[4],以确保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9.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且护理差错率(5.3%)也明显较低。以上数据表明,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改进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实现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情况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效果较佳,主要是因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原则,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

因此,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差错率妇产科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