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2019-10-29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王秀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补体亚群支原体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王秀娟

本研究择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与同期48例健康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实验组,选取同期48例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9±2.3)岁,病程2.2~8.7天,平均病程(4.3±1.6)天。实验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6.4±2.9)岁,病程2.8~9.2天,平均病程(4.7±2.1)天。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的资料差异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所有患儿均获得家属同意,家长知晓具体的研究过程,代替签署实验确认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医护人员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试剂盒由浙江朋成公司所生产,同时,两组小儿在空腹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抽取5毫升的静脉血,在实验室中检测静脉血中的IgG等指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来进行检测[1]。此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运用全自动分析流式细胞仪。

1.3 判断标准 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知晓患儿的免疫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t用来检验实验中的数据结果,当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附表1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的比较

附表2 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对于小儿而言,当其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症的时候,不仅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而且炎症因子水平会不断上升,致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患儿的病情变得十分严重,因此,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间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医护人员需对小儿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运用良好的治疗手段,小儿的治疗依从性才会大幅度提高。此外,在本次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免疫功能间的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检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身体不良症状的好转。

综上所述,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身体抵抗力会不断下降,如果患儿的免疫能力能够提高,病情康复的周期将缩短,出院时间提前。

猜你喜欢

补体亚群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