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特色小镇吴泾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9-10-29郁达义

上海农村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美丽村民农村

■ 郁达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吴泾镇打造国家级科技时尚特色小镇的题中应有之意。该镇立足实际,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来促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吴泾镇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闵行区委办公室、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建设“美丽闵行、生态闵行”的总体工作要求,吴泾镇结合实际,在和平村、新建村、共和村、塘湾村、星火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各村分别按照“生态型、宜居型、整洁型”的不同目标完成了建设任务,总体上实现了路要平、房要洁、水要清、树要盛、垃圾要分类、宅前屋后要干净、村民自治要管用的建设目标,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五个建设村中,和平村立足生态宜居,紧紧抓住吴泾镇建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的契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特色,充分利用好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2018年,经上海市美丽乡村专家领导小组验收评审通过,获得了“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称号。

二、以“六大项目”为重点“共兴新农村”

在市农业农村委、市绿容局和区农业农村委、区绿容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2019年吴泾镇完成燕秀生态种植基地和绿亮生态园两个建设项目,加快放鹤谷玫瑰园、樱桃园郊野公园、塘湾野生动物栖息地、上海市学生学农基地项目建设。

围绕“百企联百村,共兴新农村”,以项目化的形式发挥150家区域化成员单位、19家企业的优势,通过让企业认领公益项目,提升乡村管理模式。同时,促使各类党建服务、便民服务、学习教育、区域单位资源在村党建服务站点高效对接,保证各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三、以“特色亮点”串成“红风景”

(一)党建引领,校企助推乡村振兴

吴泾镇充分连接社会资源,结合各村发展定位,跨界聘请了5名“名誉村主任”,共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他们分别是华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伟明、上海燎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先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渊、上海闵行房地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华允弟。

(二)红色星路,协同共建美丽乡村

星火村村域范围的通海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路面损坏、道口坑洼、尘土飞扬、沿街店铺杂乱无序,不仅给周边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星火村协同镇有关职能部门企业、通海路沿线企业一起,从7月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改善通海路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三)庭院经济,开辟乡村振兴新道路

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新建村广开思路,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新建4、9、10组村民先行先试,以村民住宅院落及周边作为基地,以家庭为单位,与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通过村民提供场所,公司提供盆景,村民负责盆景养护,公司支付一定的养护费用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村民不仅可以借此美化自己庭院,也可以学习一定的种植技术,在积累种植经验的同时开拓致富之门。

四、推进中的短板问题

一是农民居住条件、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等基本要求有待改善

吴泾镇村庄地处规划控制区内,房屋结构较差,安全隐患较大,居住者也以老年人和外来人员为主,养老、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短缺。部分村的总体规划、公共服务建设、农民建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受到限制,建筑安全、居住条件和风貌控制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二是农村“造血机制”与产业发展不足

在落实乡村振兴中,推动产业兴旺应该是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与村集体经济自治。而目前我们的“造血机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有些资源都是我们“跑”出来的。

三是农村农业管理类人才相对匮乏

农村“班长”队伍建设很好,但是其他村干部年龄普遍较大,后备干部也刚刚起步,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新形势下,村干部本领恐慌、联系群众弱化、管理方式落后、知识结构不足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五、下阶段工作建议

吴泾镇根据自身特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在的未来3年中,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加大投入、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具有吴泾特色的美丽乡村综合体,积极助推吴泾特色小镇建设,努力为闵行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但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补短板、破瓶颈”。

一是同相关上级部门进行协调,抓紧修订完善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切实保障村民居住需求,建立满足农村村民住宅需求的多种保障形式。结合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房建筑功能和风貌水平,优化农村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二是需要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逐渐转变到多元参与的市场模式

积极引入一些社会资源、企业以及高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聘请专业团队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特色,制定营销方案,充分运用好新媒体阵地,梳理品牌形象,打造网红景点,讲述动人故事,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激活“造血机制”,推动产业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打破身份、职业等界限,广开选人、用人视野,加强人才储备。大规模开展农村干部主题教育培训,重点针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开展培训,提升村干部政策、法规、科技、市场以及防范廉政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素质。

猜你喜欢

美丽村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