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介入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26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高晓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肝癌常规护理人员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高晓燕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行介入术治疗的88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确诊。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47~77岁,平均(60.37±9.82)岁;肝功能分级包括:A级49例,B级24例,C级15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常规组(n=44)与针对组(n=44)。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指导,针对组则在前者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护理建立积极良好的沟通,并在交流过程中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当发现其存在有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时,要及时进行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传递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告知患者家属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提升其治疗信心。②饮食护理:治疗前6h内要禁止患者饮水和进食,若治疗结束后观察到患者有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患者的进食时间。通常在治疗后6h内,可给予患者使用富含蛋白质的流质食物,3d后可予以软食,若患者存在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则要调整患者的饮食,根据情况可酌情禁食,以防止消化道损伤。③休息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时,可在治疗前一天告知患者采取最舒服的睡眠姿势,以保证其良好的睡眠质量。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若发现其有紧张、焦虑及恐惧的不良情绪时给予排解。同时,仔细耐心告知患者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成功病例,以提升患者与其家属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的进行。另外,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要予以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使用烟熏或腌制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随访三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评估后比较,针对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附表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n=44)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针对组 62.33±5.12 73.25±4.10 80.72±14.05常规组 39.87±4.54 52.67±3.48 64.32±12.57 t 21.772 25.385 5.770 P<0.05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常规组共发现相关并发13例,其中包括局部出血2例,尿潴留4例,肝功能衰竭3例,恶心呕吐4例,综合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针对组共发现相关并发症5例,其中包括局部出血1例,恶心呕吐4例,综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比较发现,针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癌根据类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1],其中原发性是由肝脏内部细胞病引起的,而继发性则是由人体内部器官转移后病变所导致的肝脏恶性肿瘤。随着最近几年社会的进步,传统护理模式也在随之改变[2],护理的重点也逐渐从疾病转变为患者本身,如何提升肝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都是临床的重要课题。本组资料中,通过对两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其中针对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经比较发现,护理干预后,针对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充分说明了该护理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对介入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癌常规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别受限于常规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