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喂养方式对晚期早产儿体重增长及排便情况的影响

2019-10-2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18魏宁朱宏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附表胎龄母乳喂养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18)魏宁 朱宏瑞

晚期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在34~37周出生的新生儿,其发生率约占所有早产儿的70%以上,因晚期早产儿的身高、体重与足月新生儿相当,因此大多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生常误认为晚期早产儿的发育基本成熟,从而忽视其喂养的特殊性及护理方式,从而影响其健康发育[1]。临床研究表明,晚期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是足月儿的7倍,提示晚期早产儿的机体发育及生理代谢功能发育的成熟度较足月儿明显降低[2]。妊娠后期是胎儿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育及肌肉生长的成熟时期,晚期早产儿消化道发育尚不完善,因此还应选择有效的喂养方式来保证新生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健康成长[3]。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晚期早产儿体重增长及排便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喂养方式将入选者分为母乳喂养组、奶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每组30例,母乳喂养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出生胎龄(35.12±1.45)周,出生平均体重(2563.75±367.54)g;奶粉喂养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出生胎龄(35.23±1.52)周,出生平均体重(2576.33±371.54)g;混合喂养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出生胎龄(35.31±1.28)周,出生平均体重(2586.19±382.43)g。各组早产儿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早产儿胎龄33~36周,出生体征2000g以上,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晚期早产儿相关的诊断标准,且排除消化道畸形、细菌性腹膜炎、坏死性肠炎、肠梗阻、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气胸、呼吸衰竭、肺发育不全等。

1.3 方法 母乳喂养组在早产儿出生后即可进行母乳喂养,每周配方奶喂养次数在1次以内;混合喂养组给予母乳及配方奶粉喂养,奶粉喂养组仅给予配方奶粉喂养,每日配方奶喂养量占当日总奶量的75%以上。喂养期间对产妇进行奶瓶喂奶技巧、新生儿抚养的相关注意事项,奶粉均为雀巢特别能恩,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1个月体重增长总量、每日增长量、大便颜色(黄色、绿色及褐色)、大便性状(成形软便、糊状软便、水样便、松散便、干硬便)及喂养耐受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数(%)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各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 出生1个月后各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总量与每日增长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1。

附表1 各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g)

附表1 各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g)

时间 例数 出生后1个月 每日增长量母乳喂养组 30 1724.36±378.45 40.18±9.32奶粉喂养组 30 1568.24±421.68 37.29±9.18混合喂养组 30 1634.85±416.35 38.57±7.46

2.2 各组早产儿大便颜色情况 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大便黄色的比率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大便褐色的比率显著低于奶粉喂养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2。

附表2 各组早产儿大便颜色情况(n,%)

2.3 各组早产儿大便性状及喂养耐受性情况 母乳喂养组糊状软便的占比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比率显著低于奶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奶粉喂养组成形软便及干硬便的占比显著高于母乳喂养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3。

附表3 各组早产儿大便性状及喂养耐受性情况(n,%)

3 讨论

晚期早产儿吮吸、吞咽、消化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尚不成熟,尽管部分新生儿可在出生后快速适应肠道喂养,但易出现溢奶、便秘、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影响其健康发育。有研究表明,其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与胎儿的胎龄、体重成负相关[4]。此外,晚期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觉醒时间短,常无法觉知饥饿感及饱腹感,吮吸能力差,母乳喂养难度较大[5]。奶粉喂养在新生儿体格发育方面与母乳无异,但无法满足母乳对胃肠道的正向促进作用及改善新生儿大便情况。母乳中富含丰富的低聚糖、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营养素比例合理,且能提供多种免疫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新生儿最佳的营养来源[6][7]。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黏稠度低,水分含量高,大便多呈黄色的糊状软便及松散便,利于改善婴儿的胃肠道功能,利于消化吸收[8]。本研究结果表明,出生1个月后各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总量与每日增长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大便黄色的比率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大便褐色的比率显著低于奶粉喂养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母乳喂养组糊状软便的占比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比率显著低于粉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奶粉喂养组成形软便及干硬便的占比显著高于母乳喂养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大便颜色及性状,且喂养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附表胎龄母乳喂养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