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效果观察

2019-10-22姚建芳

关键词:糖化脂蛋白胆固醇

姚建芳

(苏州市虎丘街道桐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0)

糖尿病现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与健康人员具有较大差异,研究纳入300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者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300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者,检测时间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奇偶法将检测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年龄45~78岁,平均(55.45±4.34)岁;男性98例、女性52例。观察组中,年龄44~79岁,平均(55.94±4.16)岁;男性96例、女性54例。两组检测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自愿入组研究;(2)观察组为临床检测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标准:(1)内分泌疾病患者;(2)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2 mL用于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3 mL采用离心操作后进行血脂检测。取300例检查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静脉血液各3 mL,检测血糖水平。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 统计学分析

300例检测者的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性采用t检验。统计学意义判定要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观察组空腹血糖(7.67±0.45)mmol/L和餐后血糖为(12.32±2.1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4.35±0.43)mmol/L和餐后血糖为(7.69±1.54)mmol/L。2组空腹血糖对比,(t=65.3286,P=0.000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餐后血糖对比,(t=21.5078,P=0.000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34±1.04)%高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23±0.32)%,(t=35.0050,P=0.000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的血脂检测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 对比两组的血脂检测结果(±s)

表1 对比两组的血脂检测结果(±s)

组别 总胆固醇水平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照组(n=150) 4.10±0.43 1.22±0.26 1.88±0.65 2.12±0.45观察组(n=150) 5.76±1.21 2.87±1.32 0.89±0.22 2.84±1.11 t值 15.8322 15.0207 17.6691 7.3622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代谢障碍,其血脂和糖化血糖蛋白指标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脂类微粒堆积,餐后情况更为严重[1]。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判定患者在过去2~3个月的血糖水平,可靠性较高[2]。血液浓度越高、血红蛋白与血液接触的时间越长、红细胞的存活时间越长,患者的糖化血糖蛋白水平越高,因此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糖蛋白水平也是判断患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3]。综上所述,结合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说明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作为判定患者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的重要标准。

猜你喜欢

糖化脂蛋白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常吃煎蛋有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