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性肺水肿的CT诊断分析

2019-10-21罗强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诊断

罗强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采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4日至2018年03月10日,均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经CT技术诊断后,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20例,其中右下叶背段共4例、右下叶背段及后基地段共4例、右下叶共4例、双下叶背段共8例;存在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共12例,其中右上叶前段、后段下叶背段及左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段共6例,右上叶、中叶内侧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左上叶前段及下叶背段共4例,右上叶后段及右中叶内侧段共2例;尚未发生晚期病变。按照CT影像分为四种类型,即中央型15例、百分比46.88%,局限性8例、百分比25.00%,弥漫型5例、百分比15.63%,间质性4例、百分比12.50%。结论: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客观、可靠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高原性肺水肿;CT;诊断

高原性肺水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典型临床表现在于咳嗽、胸闷、气促、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多数患者发病前均合并感冒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诊断及治疗,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为了探讨高原性肺水肿采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选取研究对象为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4日至2018年03月10日,均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平均年龄值(42.32±1.12)岁,年龄范围20至46岁;均伴有胸闷、气促、心慌、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表现;于听诊可见两肺侧布满湿罗音,痰液呈白色或粉色泡沫样。

1.2方法

32例受检人员均采用单排螺旋CT(西门子Balance)技术扫描,平均层厚控制为10mm左右,间隔为10mm,用感兴趣区薄层为2mm。

1.3观察指标

分析且评估32例高原性肺水肿经CT技术诊断后类型。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分析本文数据,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经CT技术诊断后,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20例,其中右下叶背段共4例、右下叶背段及后基地段共4例、右下叶共4例、双下叶背段共8例;存在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共12例,其中右上叶前段、后段下叶背段及左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段共6例,右上叶、中叶内侧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左上叶前段及下叶背段共4例,右上叶后段及右中叶内侧段共2例;尚未发生晚期病变。按照CT影像分为四种类型,即中央型15例、百分比46.88%,局限性8例、百分比25.00%,弥漫型5例、百分比15.63%,间质性4例、百分比12.50%。

(2)CT影像学表现:①肺纹理呈增多样,多见部位在于肺野中外带,走形较为自然,边缘呈光滑或模糊样;②网络样改变,肺部纹理以网格状交织增厚;③磨玻璃样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野透亮度、增高密度;④结节影,可在增粗肺纹理周边见类圆形影,于肺外带较为常见;⑤大片影状,呈地图样,边缘模糊不清,且处于不规则样。⑥时间胸膜阻断显像,好发于时间裂部位,呈斜裂、水平裂;⑦代偿性肺气肿,多见部位在于肺上叶于下叶部位;⑧混合型,发生于病情较重患者中,可同时出现多个。

3讨论

高原肺水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一种能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急性高原病,好发人群在于初次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继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于高原观光的游客呈日益上升趋势,导致急性高原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造成高原性肺水肿主要发病机制在于早期肺动脉高压过度升高所引起,可随着病程的发展造成缺氧损伤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增加肺泡屏障非炎性渗漏,加上气-血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能够出现肺间质液体主动吸收障碍及消散功能障碍;曾有学者研究表明:高原性肺水肿的诱发因素与劳累、受寒、呼吸道感染等具有密切相关联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原性肺水肿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进行有效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3】。

目前临床上选择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疾病,即CT技术,主要表现在于以下几点:①早期于下肺叶背段及后基底段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且被纳入为间质型肺水肿病理变化中;②中期可存在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通常是在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所造成,属于间质型肺水肿合并肺泡型肺水肿范围;③晚期病变能够充满整个肺段或肺叶,即发展至上肺叶后段及前段,于肺段支气管可见充气;④右肺病变程度与左肺相比,前者更加嚴重。以往临床上依赖普通X线技术进行检查,但是该方法对于早期肺功能诊断而言存在较高的漏诊率,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而CT技术则具有较高的成像密度分辨率,能够用于早期诊断,从而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4】。

总而言之,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客观、可靠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群,仲春,李斌. 高原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4):694-697.

[2]王俊,赵建忠,赵祥林,等. 高原肺水肿的影像学检查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78-80.

[3]胡明冬,李琦,贺斌峰,等. 高原过度通气试验诊断早期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6):617-620.

[4]周恩岐. 早期肺水肿的临床及CT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111-1113.

猜你喜欢

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