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10-21巫小龙樊锐太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巫小龙 樊锐太

【摘 要】目的:对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对常规组病患使用电子射野的影像仪图像进行引导分析,而实验组病患则使用锥形束CT图像进行引导分析。对两组病患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以及头脚的摆位的偏差进行对比,同时将两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头脚摆位的误差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的摆位误差;而实验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使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胸部放射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病患头脚以及左右前后摆位的误差,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较高并且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锥形束CT图像;胸部肿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092-01

胸部肿瘤主要包括的有胸壁肿瘤以及纵膈肿瘤。纵膈肿瘤又包括甲状腺肿瘤、支气管类的肿瘤以及胸腺肿瘤等[1]。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放疗以及手术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图像的引导放疗技术已经在肿瘤的治疗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电子射野的影像仪作为代表,而锥形束CT引导技术在图像的配准以及图像的质量上所能提供的信息会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因此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本文对锥形束CT图像引导用于胸部肿瘤放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16例,女性病患14例,年龄段在29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1)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有8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2例,患有食管癌的有10例;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13例,年龄段在29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2)岁,其中患有肺癌的有9例,患有胸腺瘤的有13例,患有食管癌的有8例。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因此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2图像引导的方法

让病患采取固定的体位,所有的病患都采用仰卧体位,让病患将双手举到额头前并且交叉,使用真空的气垫将病患的双手进行固定。对常规组病患采用的电子射影影像仪的图像进行引导分析,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锥形束CT图像进行引导分析。常规组病患进行影像分析以及获取需要在每个星期使用CBCT的影像进行引导,然后对病患进行一次的分析。而实验组病患进行影像分析以及获取则是要每个星期使用CBCT的影响引导的系统对病患进行一次的分析。然后对病患进行随访,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1.3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病患前后左右以及头脚的摆放位置出现的误差进行对比,以及对比两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患体位摆放误差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头脚摆位的误差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的摆位误差(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两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对比

实验组病患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人数为2例,发生的概率为6.7%;常规组病患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人数为5例,发生的概率为16.7%。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要低于常规组病患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P<0.05)。

3 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胸部肿瘤的治疗上锥形束CT的图像引导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锥形束CT技术在图像的配准以及图像的质量方面其所能提供的信息和图像的成像都会具有更好的独特优势,在临床当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3]。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和电子射影影像仪的图像引导相比,锥形束CT其射线更有特点,因此能够将影像的分辨率进行增加,从而将影像的质量进行提高。并且使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能够获得三维的影像,从而能够将病患横断面的影像更为清晰的呈现。在对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锥形束CT图像引导能够和CT以及CBCT进行直接的配准,从而能够对病患体位的误差进行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图像的引导放疗技术已经在肿瘤的治疗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电子射野的影像仪作为代表,而锥形束CT引导技术在图像的配准以及图像的质量上所能提供的信息会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因此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本文通過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左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以及头脚摆位的误差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的摆位误差;而实验组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也要明显小于常规组病患(P<0.05)。

综上所述,使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胸部放射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病患头脚以及左右前后摆位的误差,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病患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其安全性比较高并且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参考文献

[1]刘洪源,彭威,杨锐等.锥形束CT离线校正肺癌摆位误差[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06):573-575+583.

[2]王艳阳. 胸部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分析:一项基于锥形束CT的研究[A].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2007:2.

[3]许峰. 应用锥形束CT分析肿瘤放射治疗中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A].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2007: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