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2019-10-21王妍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

王妍

摘要:本文主要从在选材和表达目的方面的影响、色彩运用方面的影响及空间透视方面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总结出后印象主义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以期为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绘画;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

一、在选材和表达目的方面的影响

在后印象主义产生以前,油画风景的选材大多是以自然界为主体,人是客体,客体要完全服从于主体需求,画家们在作画的时候,也是忠实于自然,从那个时期写实技巧的普遍存在这一点来看,就足以验证。无论是先前的古典主义绘画,还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也都是以写实技巧为方法来进行创作,异端是不可以出现的。画家在进行油画风景创作的时候,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经过精心的布局和描绘之后,一幅令人心仪的作品便诞生了。真实、准确、视觉美感强烈、富有诗意,情感表达较为单一。其中的主要创作元素有:准确的透视、真实的色彩、均衡的构图、良好的体积感、朦胧的气层、富有诗意的光线等等。由于后印象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情感和对自然界的心理认知,所以他们选择的景象虽然仍是自然景象,但大多数是以表达个人的主观认知为目的,只是借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人的因素成为表达目的,这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国内当代的风景画家也都在寻找新的题材,新的表达目的。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界的主观认知成为表达的主要内容,大自然不再是舞台布景,而是将画家的真实性情融入舞台。单纯以再现眼前的美景为目的的作品逐渐被边缘化。我们看到了绘画在此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在赵开坤的风景油画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大量的主观情感因素在控制着画面上的一举一动,使画面到处流露出这种经过我们人类主观情感过滤之后的笔痕和印记。

二、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时期的色彩运用着重强调了画家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大胆地强调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使色彩的对比关系走向情感状态的矛盾化、冲突化、和混合化。塞尚在他的著名作品《玩纸牌的人》中主观运用大面积的黑色来表达内心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情感上的关怀。强调黑色的情感作用。同时我们看到在当代画家任传文(吉林长春人,油画家)先生的作品里大量的运用固有色进行作画,描绘自然。自然界的色彩是丰富多样的,在人们的心理认知层面,这更是事物的典型代表,固有色具有强烈的物质标志性。而环境色、光源色等会降低物质的本来面目,画家看到了这一明显的问题所在,对色彩进行了取舍,使观者一目了然,使色彩冲破多方面的阻力,直接表達画家的内心情感,不再是所谓打着“色彩丰富”的旗号,为色彩而色彩,那是真正的“伪色彩”。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在作品中常常有意将颜料进行厚涂,表现出画家本人描绘自然的时候渴望物质感的存在,渴望主观情感在画布上的存在。同时表现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那么,颜料的厚涂也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有了很强的影响力,它带来了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可以表现出肌理,还可以表现出浮雕感,使被描绘事物产生很强的物质存在感。不仅是质感的加强,同时也有很强的材料美感。观者会很自然地对此联想,比如生日蛋糕的感觉,巧克力或者是奶油等等。这绝不是什么很简单的问题,而是画家们发现画面上除了要满足视觉以外,还要满足直觉认识,合称视知觉认识,是对被表现事物真实存在的强烈渴望。随着颜料的使用变得灵活,画面的表现力也变得空前的活跃。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中很多画家都在尝试和有目的性的发掘着油画色彩运用的多种可能性,色彩的情感化认识,色彩的厚度变化,以及色彩的灰纯关系、冷暖关系的变化等等。色彩的干湿结合、虚实对比、以及与点线面的结合,都能为画面带来耳目一新的视知觉感应,这是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诠释。混搭在一起,使画面与现实生活更加贴切,也更加逼真,带来的画面视觉冲击力也就越强。此外,这些因素还对后来发生的色彩构成方面的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我本人也是这些探索者当中的一员,也在此方面进行着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并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

三、在空间透视方面的影响

在后印象主义时期,画家们大胆地打破旧的透视法则,主动地安排画面透视,按着自己所需求的透视,摆弄透视方向,甚至是发生扭曲、变形,观者一时难以接受。但是不难发现:画家们使用主动透视的方法扔掉被动透视的包袱,使画面构图更加灵活,更易于控制布局。也因此,画面的平面美感大大加强,绘画变的更加自由化,进而由视觉空间演变为知觉空间,空间透视变得可以随意拉近、推远,为绘画美感增加了很大的表现余地,并扩大了灵感释放的空间。观者在对画面美感的品鉴和视觉享受的时候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这也使对传统的空间透视法则的运用上升到形式化、知觉化和概念化的美学高度,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了绘画变革过程中,这一令人欣喜的重大而又是缓慢的变化!

简而言之,这是空间透视法的变革。在近几年中国风景油画发展的道路上,很多画家都在探索主动地使用直觉认识的空间构图,而放弃传统的文艺复兴式的传统空间透视法则,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画作更加灵动,富有变化。在构图的经营方面,画家们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有可选择的能力,也更加拥有控制能力,不再碍于所谓透视准确的束缚,用更加开放的胸襟去支配着强有力的画面构图。二维空间的使用使画面增强了被描绘主题的形象鲜明感,如梵高的某些作品;而二维半的画面则使得画面因需要而产生一定的象征意义,如高更的作品;三维空间的画面则是让画面有了更多可表达的因素,如雷诺阿的作品。为了使画面的构图能够得以有效的体现空间的距离,画家用简约的手法、明确的绘画内容,最大限度的减少叙事性的因素,让绘画重新回到唯美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欧文·斯通(美).《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望》.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西尔维·帕坦(法),《印象——印象主义》.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情感在视觉图像中的传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