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2019-10-21张安振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安振

摘要:谁的家乡在微山湖,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夏天的微山湖芦苇荡是最为茂密的时候,引用一句话:谁在水之湄,谁又在水之涘,即使溯游而上,也无法到达谁的身边。我认为这句话能够十分优美并生动的诠释微山湖的芦苇荡,风吹芦苇浪,浩浩荡荡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微山湖的芦苇荡不仅仅能制作人们的日常用品,还可以制作工艺品,不仅取材过程不易,制作过程更加费时费力,所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芦苇编制工艺品显得格格不入,并有被淘汰的趋势,为了挽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如何保护并发展它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微山湖芦苇;保护与开发

正文: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相比这首歌一定是家喻户晓,这正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歌曲中的微山湖,正是抗日战争中的必争之地,发展至今,微山湖作为我国著名红色景区,一直备受关注,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一睹风采。为什么微山湖会成为抗日战争的战场呢?原因就在于这有一片又一片的芦苇荡,密密麻麻,生长力极强的芦苇成了一个极佳的隐蔽处,多少抗日英雄再此会面传递消息,这一片片芦苇荡又保护了多少正义之士,让他们不被日军发现,逃过生死一劫,难道这片片芦苇,不能居功吗。人们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靠芦苇编制而成,但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告别了战争年代,也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挥手,微山湖的居民们也逐渐走向小康社会,尤其是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家家户户生活都还不错,越来越少的人懂得编制芦苇,越来越少的人发展这一项技能,原因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改善这一现象,让我国传统微山湖芦苇工艺传承下去。

一、地区历史背景

自新中國成立解放以来,由于微山湖面积大,占地广,因此两岸居民为了争夺财产经济利益等,时常发生斗殴事件,大小争夺400余起,造成群众死亡30多人,更有近千人受伤,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引起了中央和当地政府的重视。1953年8月,经过江苏、山东两省政府领导的协商,政府批准成立微山县,隶属山东。微山湖的资源不言而喻,鱼类,鸟类,湿地,矿产等等,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发展初期这些当然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但是先如今的发展,更要考虑软实力,由微山湖养育的微山湖芦苇荡,周围的人不仅靠芦苇编制获得部分收入,还把芦苇编制成工艺品,称为旅游资源一部分,带动发展地区传统文化发展。

二、芦苇的实用性与社会价值

芦苇本身作为一种植物,但是却不能算的上作物,它们的生存条件不算苛刻,大多生长在灌溉的沟渠旁、河堤沼泽、浅水湿地中,生存力极强,它们能够迎风摇曳,但本身却是质朴无华,生长在自然中,不需人们去打理,呵护,养育,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来抵抗大自然的危害,迅速生长,分布极广。芦苇杆富含纤维素,用来造纸和人工纤维最为合适,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将芦苇用来编织苇席,也有用作建筑材料的,在屋顶,床上都可以搭建,更有能力者,用芦苇的空茎制造成乐器,称为“芦笛”,而发展到如今,知晓此乐器的人就很少了,能够掌握并能演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芦苇穗可制作扫帚,花絮又可以当填充物,无论是枕头还是抱枕等等,实用性不是问题,可以说芦苇从穗到茎,都有很大的用途。微山湖上的芦苇本身也是旅游景点之一,它们优雅的身影,伴随着湖面的波光粼粼,相互辉映,好看极了,对于水质净化、护河固堤、水面绿化等工作,芦苇可是功臣之一。芦苇还可以作为一种食物,芦苇的花、茎、叶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对于马,牛等大型畜牧类是极好的食物之一。芦苇本身的价值就这么多了,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对于芦苇来说,手工艺品的价值更是珍贵,传统的制作过程很是复杂,当地居民能够制作的基本都是年过半百的花甲老人,谈起手工的传人,他们总是默默低头,并说:“现在的孩子们谁还关心这个啊。”

如今微山湖的旅游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而人们却忽视了对芦苇的保护,从芦苇的工艺事业,还有传承,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三、非遗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优胜劣汰,我们继承文化的宗旨也是取其精华,去其槽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值得继承的呢?也许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的财富更加直观,有利可寻,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其继承的难度系数更大,在当代市场中的价值也参差不齐,高高低低。对于微山湖的芦苇编制的工艺品文化继承正面临着巨大困境,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的微山湖,对于看得见的文化传承人们相当重视,但是对于看不见文化,却无人问津,这反差极大,对于文化发展十分不利。老人们文化水平有限,年轻的后一代不重视,那如此珍贵的文化就要面临消失。对于芦苇工艺的继承,能够留给我们可以查阅的资料也是极少的,因为这大多为口头传授,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编制,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山湖芦苇工艺,如今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费时又费力的芦苇工艺渐渐不感兴趣,更看中的是直接利益,因此对于芦苇文化的传承,情况堪忧。

四、结束语

芦苇挺直,生命力顽强,我相信芦苇文化也可以像芦苇本身一样,顽强不屈,能够在新时期发展的社会中,找到一条发展道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单单从一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考虑此种文化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有价值继续传承下去,不得不说,从我们历史上来看,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少数,一方面是我们没有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可能文化本身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于是渐渐消失。目前芦苇文化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仅可以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大力宣传芦苇文化,伴随着微山湖的旅游业,带动微山湖芦苇文化的发展,引起人们的兴趣,有了兴趣,那么自然而然人们就会想办法去发扬此文化。芦苇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 刘莉.现代电视节目编辑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分析[J].科技传播,2014(22)

[2]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

[3] 魏德宇.微山湖的芦苇[J].当代矿工,2013(12)

[4] 郭蔷薇.微山湖地区芦花鞋编制工艺调研[J].文艺生活,2015(08)

[5] 田钰莹.白洋淀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利用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J].青年与社会

[6] 王伟.提升和壮大特色优势文化产业[J].甘肃日报,2013(1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