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风气整顿研究

2019-10-21葛黎明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习近平

葛黎明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价值观发生着悄然变迁。社会风气是社会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直观表现,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立场出发,通过现代化治理手段,对于不良社会风气有了较好的遏制。习近通过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我国社会风气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关键词:习近平;风气整顿;社会治理

自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载风雨历程。40余年来,党和国家带领人民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使得我国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政治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众多伴随着发展而逐渐显现的社会问题也亟待解决。社会的发展和改变有多深刻、多剧烈,伴随社会发展和改变而出现的社会问题也就有多棘手,社会问题的积累导致社会风气也有隐隐下滑的趋势。而社会的风气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重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安全。因此,习近平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

一、社会风气概念和决定因素

社会风气,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社会和群体对于某些价值观所的推崇并引以为用的一种直观化表现。广义上的社会风气即社会的整体风气,包括了社会中所有的群体的内部风气和社会整体所展现的外部风气;狭义的社会风气仅仅指群体在社会中受价值观影响的直观化行为表现,是可视化的社会行为。从广义的社会风气理解,无论是党内风气、政治风气、军队风气、民众风气、学校风气等,都是宏观社会风气所包含的范围;而狭义的社会风气则单指社会民风。党内风气与其他社会风气共存于社会中,这就意味着党内风气和其他社会风气必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党内风气由于其先进性和主流地位,对于其他风气起到了决定作用。“优良作风的巨大影响力构成了党风‘软实力的丰富内涵。”当然,其他社会风气对于党内风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社会风俗、国外的优良风气也在社会发展中传播,这些风气对于党内风气的建设也起到了启示作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党风、民风中也存在着消极因素,并且往往会相互影响。党内风气与其他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叠加”。“正向叠加”是指两种优良风气共同作用,形成一个优良风气的循环过程。“负向叠加”则是指两种不良风气共同作用,形成不良风气的恶性循环。

马基雅维里在其《论李维罗马史》中有一段论述,他认为贵族内的风气堕落和人民的腐败是导致一个国家没落的原因,但贵族的风气度堕落并不能直接导致国家风气的下行,人民的腐败才是根因。(当然,党和《论李维罗马史》中贵族相似的仅仅是因为两者的执政地位),这种不良风气一旦形成且任其发展,上行下效,继而恶化整体的社会风气,一旦整体的社会风气被恶化将很难被纠正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衰落。

习近平深刻认识到执政党的作为对于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他在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到,“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将党和民众的关系看的比马基雅维里更为透彻,他认为执政者与民众是有机的整体,民众是执政者的根基,因此,民众对于执政者的所作所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但习近平和马基雅维里都认识到执政者的作为会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风气,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社会不良风气的治理,应从执政者所在组织入手,通过对于不良风气进行遏制,并切断其他社会不良风气渗透进党内的路径,将培育党内优良风气,再通过党内优良风气对社会风气的决定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社会风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习近平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治理方式探究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习近平对于社会风气的治理可分为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治标层面上,主要针对社会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社会反响最为恶劣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治本层面上,主要针对进行集中整治的这些问题可能后续发生而采取的长效性手段。

在我国社会风气的决定因素是党内风气,而党内风气最直接的表现为党政军领导干部的政治清廉问题。习近平在治理党内风气采用的方式是将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在治标层面上,“要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习近平以力求做到零容忍地打击贪污腐败现象、提出反腐无上限,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以人民为本,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监督,坚决反对党员干部滋生特权思想、反对在特权思想作祟的指导下的特权现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群众作为权力行使的监督者;提倡反腐工作要经常抓、长期抓,把反腐的政策进行常态化,以防止反腐斗争的刮风现象;发挥巡视的震慑作用,从中央直接派巡视组进驻各级政府,防止地方“官官相护”、并揪出“塌方式腐败”现象。在治本层面上,“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习近平提出治理贪腐需要长效治理机制,不仅需要铲除现有的腐败现象,还要断绝产生腐败的根源。而断绝腐败的根源就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規;将反腐与改革协同推进,扫清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灰色地带;通过党纪、政纪、法纪革新和加大宣传力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防止腐败问题上进行制度创新,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相较于对于党风、政风、军风建设的关注,对于其他社会风气的治理的思考和落实习近平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喉舌,不但起到了新闻报道的作用,还有这更为重要的价值观传递作用。西方敌对势力依然孜孜不倦地希望通过文化进行入侵,以期望达成混淆是非,破坏我国社会风气;在文化战中,文化入侵、软实力渗透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进行的,媒体若宣扬的价值观过于多元化,会使得在社会中人们价值判断出现混乱,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社会风气的转变;而媒体若宣扬与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相反的价值观,也必然会影响到国家整体意识形态的普及,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因此“党媒姓党”这一措施有力地打击了这些敌势力对社会借用文化进行入侵的嚣张气焰,将社会风气很好地扭转过来。

在个人和家庭方面,习近平强调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单元的重要作用,认为家风在社会风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与我国历史中将家和国进行统一治理的方策有着历史的联系,习近平研读历史并结合事实认为家风的作用不可小觑。各类党纪党风的修订,均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已经不再流于口头的说教,对于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用制度进行规范。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更有益于领导干部所在家庭对自身进行监督,同时也向社会传递出普通家庭家风建设的必要,进一步在社会中产生共鸣。

学校校风也是习近平治理的又一个重点区域。学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为重要的场所,而学校的校风建设往往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校风建设上,习近平也采取了治标和治本两方面相结合的办法。在治标方面,习近平和党中央加大对于大中小学校物质资源投入,提升教师工资待遇,将优秀人才引进校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治本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正确树立学校学生的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社会不良风气的整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央对于不良风气的整顿可见于治标与治本两方面。在治标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所暴露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和党中央秉持出現一例,查处一例的方针政策,对于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进行及时介入并调查处理,将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良影响降到最小;在治本方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各项管理规定,坚决杜绝可能引发群众反感的各类问题出现,引领社会风气进入积极向上的发展势态。

三、总结

社会风气的治理实则是习近平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治国理政方针的一小块阵地,但是这一小块阵地却也是打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不可缺失的重要堡垒。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风气日益开始向更积极方向上扭转:政治灰色地带逐步被清扫一空使得权力的一在阳光下运行;经济层面,社会诚信体制逐渐确立并初见成效;国家硬实力发展的同时,以文化和教育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因为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的自信心也开始重新建立并日渐增强。所以必须要从源头上解决价值体系的问题,应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教育的投入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以此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在世界意识形态斗争中和价值观碰撞中保持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4.4.25.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3.8.19.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