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

2019-10-21杜世育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杜世育

【摘 要】 语言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而文言文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精髓,所以学习文言文对于中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学素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因此,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但近些年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尽管不少学者致力于教学策略的研究,但就目前按情况来看,现状还是令人担忧。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纽带,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具有实用的价值,但其作为中华民族跨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重要财富,仍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与研究文言文,让学生能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而言,中学教师虽有丰富教学经验,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一时难以改变,缺少长期的规划,忽视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只是将文言文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仅仅教授如何答题的技巧。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呢?笔者通过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对文言文教学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一、文言文教学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大,学生对于古汉语技能的信心不足,影响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于应试教育概念已扎根于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为了应付高考,机械式的学习已成为常态,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较为缺失,普遍处于被动状态。从实际教学来看,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标准较低,对于文言文的文化内涵不做深入解析。而考试内容基本决定了教学内容,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文言文的背诵,忽视了文言文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除了在课本上的学习外,并没有课外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加之文言文用词习惯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使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偏差,很难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够深入。

(二)教师自身思想观念、文化修养不够

教师在做好用文言文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文言文教学方式经过了几次改革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不到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效率也不高。文言文是传统文化体现方式之一,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自身的文言文知识薄弱,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其能否将知识正确的传授给学生,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古文学习理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

首先,进一步明确文言文在教育中的地位。初中文言文的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 “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知识。

其次,进行趣味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改变教学手段,通过各式各样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学形式,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选取一些图片、搜集文言文背后的小故事或沿用至今的文化习俗等,努力构造轻松的教学课堂。

最后,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通过了解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念,学习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文言文在时代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加强文言文教育对顺应新课改的理念和时代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激发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只有顺应新课改的现代理念,对文言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才能更好地体现文言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赞扬.中学文言文自学指导的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21.

[2]张悦群.文言文阅读理解三层次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11).

[3]陆秀筠.“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2000(Z1).

[4]姚磊.史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3.

[5]杨东增.初中文言文教学低效归因及应对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6]李晓舒.走出沉闽课堂感受古文神韵——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7]藏爱霞.浅析初中文言文阅读与分析能力培养方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

[8]曾静.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诵读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猜你喜欢

文言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