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19-10-21毛倩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故事情境数学

毛倩

【摘 要】文字是死的,意境是活的,数学知识是死的,情境却是活的。将各种情境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探讨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情境;故事

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只是这门语言只限于数学范畴罢了。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不在教学中花费一番功夫,是很难胜任数学教学这一教学任务的。下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据,针对数学课堂上的情境创设,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

一、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听故事和讲故事不仅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大显身手。将数学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用故事的趣味性减弱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讲到“比较分数大小”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西游记》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的场景,然后引出问题:“话说师徒四人来到了火焰山,天气非常的热。沙和尚弄来了一个西瓜,想要将其分成4份,每一个人吃其中的1/4,这时候猪八戒不愿意了,它认为自己最胖最热应该吃的更多,想要吃这个西瓜的1/5,同学们认为猪八戒的分法正确吗?”学生都喜欢看《西游记》,对西游记中的场景也非常熟悉,将《西游记》故事与分数的学习结合到一起,分数学习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摆在学生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帮助猪八戒分西瓜,而不是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这样在同样的数学问题处理和不同的故事情境问题解决中,学生很好地化解了这个难题,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此外,除了听故事,讲故事也是学生喜欢的一件事情,对于“比较分数大小”这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模仿“分西瓜”的故事进行自主设计。这下子学生更兴奋了,他们搜罗着脑海中的各种童话故事,有“猪妈妈分糖果”、“给七个小矮人分配任务”、“麻雀造房子”等,学生利用耳熟能详的故事,将“分数的比较”融入到其中,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当学生一个个沉浸其中,享受着讲故事带来的乐趣,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巩固了“比较分数的大小”,所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质疑是知识深化的表现,也是创新思维生成的过程,可以说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质疑,有质疑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创新,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学习,更要让学生主动去质疑,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实用性的数学知识。

“三角形分类”是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形知识所了解到的内容,在以前的数学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三角形的分类情况,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准备了几张三角形图片,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三角形全部展示出来,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根据所见到的角判断三角形的类别。在多次尝试后,笔者发现学生只要一看到一个钝角,就会直接判断这是个钝角三角形,一看到直角也会直接判断是直角三角形。但是,在看到一个锐角后,他们就犹豫了,质疑声一声高过一声。有学生就提问道:为什么在看到了锐角三角形后,就无法直接判断出三角形的种类呢?学生质疑一出,大家也跟着质疑,并具体提出了各种解决的方法。可见,数学课堂上的质疑是推动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学生由质疑到讨论再到问题解决,整个过程都在不断的思考和创新。每一次遇到这种质疑的情况,笔者都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讨论加以完成的,每一次的教学效果也都令笔者非常的满意。

三、生活情境,强化运用

学生总是埋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距甚远,感觉学习数学没有任何实用性价值。事实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来看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水到渠成。生活化情境是帮助学生强化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地展开一些生活情境式的教学,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讲到“利息和利率”有关问題时,就可以合上课本,从生活中去挖掘有关的数学知识。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不如通过生活实践去理解和学习。在教学前,笔者就让学生收集家里不用的存折,将其带到数学课堂上来,和其他学生一起认识存折,理解存折上面一些专用名词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提出了一个生活化问题:“同学们,老师现在身上有1万元现金,我准备把这些钱存起来,但是我不知道存多长时间最合适。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吗?”学生对照着自己手中的存折,这些存折中涉及到的利率和利息都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存半年的,有存一年的,还有存五年的,不同的存款期限都会对应一个具体的利率,导致利息也会不同。为了帮助笔者解决问题,学生主动打开课本去学习,了解有关名词的含义。鉴于利息在学生的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学生通过简单的学习和讨论,已经有部分学生将问题解决一大半。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兴趣就会更加的浓厚,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上的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情景的创设,可以将数学知识放到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既定的数学知识,更能在一个和谐欢快的氛围中去理解和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卓广.应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2]唐浩.浅谈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中学),2018(12).

猜你喜欢

故事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