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路径

2019-10-21叶佳

天津教育·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叶佳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教学中开设的一门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用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学科特点,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创设策略

一、实施生活化情景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想意识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结合,才能使学生运用其形象思维,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也只有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或物观察,才能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并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方式进行自身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提升。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只有对熟悉的、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因此,教师通过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的方式,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的策略

(一)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

小學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是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针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挖掘,并寻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和教学契机,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对学生实施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小水滴的诉说》一节时,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节约用水理念的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源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有许多真实的案例,但是由于一些案例距离学生较远,教师无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亲身经历的人或事中,寻找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二)实现教学情境生活化的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作为一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改造和完善的课程,教师不应对学生采取灌输式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否则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并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创设,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独立地思考和自主去感悟,这样既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学生日常在班级内的一些表现进行播放,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进行判断,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让学生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进行自身错误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从而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实现教学实践的生活化拓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在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人生态度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的感悟,从而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思想品质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进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实现教学实践的生活化拓展。如在教学《家乡新变化》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生活水平、风土人情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家乡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自主感悟的同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学生不应只进行表面现象的观察,同时还应对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水平。

(四)实现生活化课后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能有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和巩固,为教师的课堂反思提供强有力的反馈,同时还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因此,教师应切实抓好课后作业的环节,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生活化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以此发挥课后作业环节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

(五)实现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完善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环节中进行生活化的完善,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评价标准中,教师不应仅限于考试成绩,更应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其次,在评价主体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应使学生在评价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行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最后,在评价的语言方面,教师应注重运用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评价语句,以此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是应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例相结合的一门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课后作业及课堂评价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7).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