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微课”“数字故事”

2019-10-21谢霭平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互联网教学方法

谢霭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先是电子白板,而后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等进入课堂,其成为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也就顺理成章了。另一方面,10多年以来高、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不断变化,文字特别是图片信息量大大增加,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也不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时俱进,很多教师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本着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学生理念,营造全方位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必然广泛运用到历史教学之中。“PPT”“微课”“数学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成为常态,特别是“微课”“数字故事”已成为教学利器。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整合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科教学质量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先是电子白板,而后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等进入课堂,其成为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包括人的爱好,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显示出主动性。

在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运用“PPT”“微课”“数学故事”等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造成视觉、听觉冲击,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历史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狀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如在《一国两制》一课的教学中,播放“数字故事”《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纪要》,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力,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了本课的历史背景。

二、成倍增加信息量的摄入

10多年以来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不断变化,文字特别是图片信息量大大增加,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也不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现行教材图片之多,初中教材图片占了整个版面的50%,高中也达到了近1/3。从文字内容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增加了导语(课前提示)、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等栏目。信息量成倍增加,更加丰富多彩,更显人性化。

在一些历史的教辅资料中,设置了网络链接,帮助学生课内外学史。互联网上还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上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网络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学生可以进入一些免费的历史博物馆网站,去领略那风云变换的历史。只要知道它的网址,就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各大网站都设有专门的“历史”栏目。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志、民族史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考古、专门史、家谱等数十个项目,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但提供了大量史料,同时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常访问历史网站,会觉得历史研究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外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平板为工具组织生动的历史教学,这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随着教材的变化和信息量的增加,要完成教学的双边任务,不依靠信息技术是行不通的。

三、强化育人功能

历史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从课程标准来看,越来越凸显出育人功能和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课标精神和教材,深度挖掘教材相关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课”“数学故事”等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再以讲述《一国两制》为例,“数字故事”《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纪要》展示出邓小平铿锵有力的谈话,祖国的强大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中国服饰的百年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运用微课,以服饰的变迁为主线,可以将中国几千年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学生以巨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学生领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风采。所以在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每堂课提炼出的课魂都能体现出“家国情怀”,这是爱国主义的更高一重境界。

四、提高教学效率

面对高考的挑战,所有高中生都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学习,课堂时间显得尤为宝贵。一些学校的“未来课堂班”、“云课堂”等利用平板,以微课为平台,学生观看微课时对知识点进行初步的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的预习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课程结束之后,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接受能力较差并不能全面掌握知识,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利用微课回放,以便学生在课下针对难点、疑点进行再复习。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测试和练习的题量和次数更多,用传统纸质的方式,学生练教师阅肯定完成不了多少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给学生们下发练习题或试卷,进行课堂测试。学生们提交试卷后,随堂批阅,教师借助数字化教学软件中的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错题率较高的题目并进行针对性地讲解,或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疑难解答,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的分组讨论进行“生生互动”,交流彼此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做到对以上情况尽在掌握,了然于胸。课后,学生们借助课程资源进行复习,包括知识脉络梳理、知识板块分类、错题整理等都可快速完成。平板走进高中课堂,不仅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整合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科教学质量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年版.

[2]陈新著:《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3]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福州师专学报.1999,(6).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互联网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