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言文教学中的“文”与“言”

2019-10-21吴玫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读文古文游记

古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教好文言文也一直是大家在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古文中的“言”向来就是古文教学中的重点(尤其从考试的导向上看),似乎古文教学止于“文从字顺”是挺自然的一件事。其实只见“言”而不见“文”的教法对文言文教学的害处已经不可忽视了,这正如一个血肉丰满的人被肢解一般,原本有生命气息的文章、潜藏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字,常会在我们对“言”简单刻板的切割操作中失去活力而变得死气沉沉。

那么具体到文言文的教学我们能如何操作呢?我很愿意就自己在这个问题中摸索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就文论文,引发思考兴趣

想找到读文的愉悦感,享受“读”的乐趣,当然需要学会设身处地进入情境,用“心”阅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如何搭建桥梁使学生们走进文本,引发他们求知的愿望,以实现作者与读者的顺利沟通,这正是我们需要下功夫推敲的地方。

比如在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时,我尝试用一种“以己度人”的思路来切入课文的解析。

我先根据课前同学们提出的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本文是游记却很少写景,而是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和考察后引发的感受(议论)上,这样写是不是符合游记的文体特点。”作为切入点,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如果现在让我们来写游记,记一处游览过的名胜,我们会如何来写(写些什么内容呢)?

同学们得出的比较统一的认识是:要写景,而且要写最有特色的景致。

我于是顺势引导:你们觉得石钟山最为有特点的是什么?

当然是它得名的原因……其实作者正是以记此景“最有特色之处”为本文寫作构思的出发点的,这与游记的主旨并不相悖,只是文无定法,所以我们才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不会只因为写景文字在全文中所占分量少就认为它不是游记了。

也只有从“文”这个整体而不仅仅是“言”这个角度,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进入文本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选准突破口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都是为提高阅读能力服务的,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仍然是“以本为本”,只有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抓住了文本、深入地挖掘出文本中那些精华的部分,让他们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在一次次的理解中不断地被激活和发展,才能最终积累并形成一种能力。因而我们在备课前的仔细研读成为重中之重,而为全文选准突破口就是使整篇文章“活”起来的关键,是所谓“出奇制胜”,当然“出奇”不是噱头,也不是凭空的创造而应是推“陈”出“新”。这个“陈”如果是文本,那么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即为“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诚实”地阅读和理解。

还是在教读《石钟山记》时,我发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它“生动活泼”的议论方式,这种别出新裁、出人意料的表达方式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而且也可以从分析它入手将整篇文章贯穿起来。作者的写作思路一直很明确的——“叹郦元之简”“笑李勃之陋”。如果“叹”、“笑”这两种感情一直都是并列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作者用相当详尽的笔法写出了他因“叹”郦元所谓“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记述的简单,而只身探险来为其做了当时来讲最完备的补充,而几乎没有看到作者对李勃潦草地以“扣而聆之”方式得出石钟山成因的讥笑呢?

事实上作者是进行了评价的。作者到了石钟山自然是要先寻访当地人以求得此山得名的原因的,可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呢?一个老和尚非常随便地指派了一个小和尚,让其做个示范,小和尚呢,更是二话没说,“于乱石头间”随意地挑选了一块石头一敲:“南声含糊”“北音清越”。这就算是对石钟山的得名做出了他丝毫也不怀疑的解释了。其态之笃定跃然纸上,而这种潦草作法的荒唐、可笑以及作者对此举的讽刺之意也就呼之欲出了。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会文章后很快就能发现对李勃的做法,苏轼的态度是很明确的——“笑”,只是他用的方式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直接发表议论,而是用一副近似漫画的形象描摹,活化了李勃做法的荒谬和流弊影响之广,当然自己的观感也就寓于其中了。

更重要的是作者笔法的老到: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不动声色之笔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所见之景,即所谓“尺水兴波”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穷形尽相地描摹,是需要锤炼和天分的。一篇文章,一个作者笔力的高低也就是在其文字运用的功底上才能见得出分晓。

三、读文如读人,读人以读文

千人千面,如果文如其人的话,那么每篇文章也都应当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所以我们在看文章的同时也就是在看不同的人、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不同解读了。苏轼为什么会去石钟山呢?因为他在读书的时候读到关于此山得名原因的解释,无论是“郦元之简,李渤之陋”都终无法令他满意,所以他才趁着送苏迈赴任的当儿,取道去了趟石钟山,这种对生活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凡事不泥古轻信而是“目见耳闻”的实证精神是让人佩服的。苏轼夜探石钟山,很是惊险,为寻找一座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在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下冒险调查,周遭又是怪石嶙峋、又是怪叫连连,连本地的舟人都觉得危险(“舟人大恐”)而他却还是坚持“徐而察之”,其执着、勇敢的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其实苏轼向来也就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在《赤壁赋》中,于明月之夜驾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江水之上“履万顷之茫然”,而且整整飘荡了一夜之后,与友人“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可见他突出鲜明的个性,在各个角落都是留下过痕迹的。如果我们读文读出这些感情,就会感觉作者已然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朋友,当与他们产生共鸣时的体会也就正是“文本”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了,那么我们读书的境界自然也就高了一层,读书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我觉得文言也是“文”,而且更重要的也还是是“文”。字词的障碍当然是要排除的,但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文本的研习中去,将鲜活的感受挖掘出来。因为尽管世隔千百年,但写文章的那些个大作家们到底也还是些有血有肉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应该可以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也能通过了解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不少。当我们自己先会读,而后教会学生读,共同读书的感觉和氛围有了,我们的古文阅读就一定可以更有“趣”更有“味”。

作者简介:

吴玫,女,汉族,浙江丽水人,南开大学硕士专业,广东省深圳市科学高中语文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猜你喜欢

读文古文游记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
超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