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啄癖防治措施

2019-10-21刘志芹纪香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刘志芹 纪香

摘要:鸡肉是我国居民肉类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鸡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养鸡行业的高速发展进步。同时,在养殖中出现的各类疫病以及其他问题,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比较大的损失。鸡啄癖是鸡养殖中产生的恶性癖好,在雏鸡阶段发病最为严重,伴随大规模的持续扩大,鸡啄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对鸡啄癖的防治。

关键词:鸡;啄癖;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60

0 引言

鸡啄癖是在养殖中经常会出現的问题,通常在雏鸡饲养2~3周后,由于饲养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会导致鸡出现啄羽毛、脚趾、肛、种蛋等啄癖,产生鸡啄癖会导致鸡群内部相互之间模仿,引发大面积鸡啄癖的发生,鸡啄癖具有比较高的成瘾性,治疗难度极大,会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因此要将预防鸡啄癖作为重点,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结合鸡的习性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通过科学完善的饲养制度,实现鸡啄癖发生率的降低。

1 鸡啄癖的主要类型

鸡啄癖是饲养中经常出现的疾病,包括不同的类型,需要养殖人员加强研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1]。鸡啄癖中最为严重的属于啄肛癖,在鸡群中出现某一只鸡啄食肛门的情况会导致出血的情况发生,鸡群在闻到血腥味道后会对出血鸡的肛门共同啄食,这种情况会导致鸡的肠子被完全拉出,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在产蛋鸡以及雏鸡中,啄肛癖比较常见,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换羽阶段,产蛋鸡会出现比较严重啄羽癖,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产蛋鸡出现极其严重的赤膊的情况,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含硫氨基酸,饲养方式不合理,体外寄生虫等因素也会导致啄羽癖的发生。产蛋鸡在下蛋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啄蛋癖,在产蛋的旺季这种情况发生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另外,啄头癖、啄肉癖也属于常见的鸡啄癖现象,需要养殖户加强防治处理。

2 发病原因

2.1 饲养管理存在问题

饲养环境如果通风不佳,会导致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光线存在问题会导致饲养场所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不合理。在饲养中对于鸡群的密度控制存在的问题也会导致鸡食槽的位置过小。空气污染以及采食量不足等方面的因素均会导致鸡啄癖的发生。大规模集中饲养的模式下,供应饲料的时间相对集中,鸡空闲时间比较多,会导致鸡啄癖的发生[2]。

2.2 疾病与遗传因素

饲养鸡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球虫、自痢等方面的疾病,此时鸡的肛门位置会出现比较多的异物,此时啄肛癖的发生会导致疾病传播加速,部分鸡会出现慢性肠炎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群正常生长。鸡的体外出现各类寄生虫的情况下,会产生自啄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很多鸡的体表会出现鳞片破裂等问题,如自啄的过程中出现出血的情况,会导致互啄的情况发生。雏鸡在新的生长环境中会产生比较强的好奇心,此时发生鸡啄癖的可能性比较大,部分鸣由于品种问题,发生鸡啄癖的概率也比较高,如黄鸡、麻鸡等[3]。

2.3 营养方面存在问题

鸡的日粮中如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不足,会导致营养成分失衡,发生鸡啄癖的几率显著增加。同时,在日粮中锌、铁、铜等元素的缺乏以及各类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合理也会导致新陈代谢出现比较严重的紊乱,引发鸡啄癖的发生。很多养殖户饲养的鸡属于杂食性动物,饲料中含有的粗纤维过多,会导致鸡群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肠道无法进行充分蠕动,进而引发鸡群出现比较严重的腹泻、肠道阻塞的问题,导致鸡出现一定程度的饥饿感,进而引发鸡啄癖。在日粮中,维生素含量不足也会导致鸡的体内氧化酶严重不足,身体在长期得不到氧化还原酶的情况下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机能降低,产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鸡啄癖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3.1 严格饲养管理

养殖中,相关养殖人员要密切关注鸡群的动态变化情况,如出现脱肛以及被灼伤的母鸡,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饲养。发现存在鸡啄癖的母鸡要及时从鸡群中分离,直接将其淘汰。已经受伤的鸡可以通过涂抹鱼石脂软膏或紫药水进行治疗。为降低鸡啄癖对鸡群的影响,有经济条件的饲养场所可以在鸡的肛门以及尾部羽毛上涂抹润滑油,鸡在啄到润滑油后能避免对其他鸡的啄食,降低鸡啄癖对饲养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在雏鸡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全面推广。如寄生虫人侵导致的啄肛和自啄等方面的问题,要在饲料中混合使用阿维素菌片,依据2片/50kg的比例投放药物,以此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为降低鸡啄癖的发生率,可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硫磺粉,混合均匀后引导鸡自由食用,这种方法能对鸡啄癖实现有效的预防[4]。

3.2 构建良好的饲养条件

为降低鸡啄癖的发生率,要构建良好的饲养条件。雏鸡在出壳后要保证光照的强度达到10.761x,昼夜的光照时间需要达到23h。雏鸡出壳后第4天直至育雏结束阶段,要保证每日的光照时间不低于8h,育成期需要将光照时间控制为9h,整体光照强度为51x,在鸡舍内部设计灯泡的过程中要结合鸡舍的具体面积,合理控制灯泡的数量,不得随意改变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于饲养场所的温度,雏鸡饲养的温度需要控制为32~35℃,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湿度可以控制为65%左右,随着鸡龄的增长逐渐降低。产蛋鸡的温度和湿度与雏鸡有所不同,要将湿度控制为70%左右,温度约为20℃。如鸡舍的顶层使用石棉瓦,需要铺设麦糠进行隔热,避免温度过高,同时保证鸡舍内部的通风良好,实现有害气体浓度的全面降低[5]。

3.3 断喙与保证饲料供应

为有效的预防鸡啄癖的发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断喙处理,通常雏鸡在7日龄时间段要进行断喙处理,在生长至80日龄要修复喙。在实施断喙前期,要对雏鸡的健康情况详细检查。断喙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等物质,保证营养供应,适当提高饲料的供应量,对存在缺陷的喙进行修复过程中,可采用烧掉和消毒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断喙的处理效果。同时,养殖人员要对饲料进行科学的配制,依据特定的比例,合理地添加蛋白质、矿物质、盐等成分,保证各类维生素的含量,以此降低鸡啄癖的发生和影响。

3.4 鸡啄癖的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鸡啄癖的鸡群,要及时处理被啄伤的鸡,使用土霉素以及紫药水进行消炎,同时输注高锰酸钾、庆大霉素进行消毒。将其肛门部位的羽毛涂成紫黑色,适当提高饲料中盐分的含量,增加蛋氨酸含量,以此实现有效的治疗。

4 结束语

鸡啄癖会对鸡的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加强防治,积极改造饲养环境,合理供给饲料,加强对鸡群的观察,以此实现对鸡啄癖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影.鸡啄癖的发生原因、常见类型和应对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3):107.

[2]胡元春.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6(16):32.

[3]尹才,武理,张隆隆,等.鸡啄癖是“病”不是“癖”,可防可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5,17(12):46-47.

[4]王庆本,郑念军,王林果.两例父母代白羽肉种鸡啄癖诊治体会[J].北方牧业,2014(15):24.

[5]陈光丽,刘海林,马健.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2):113.

作者简介:刘志芹(1973-),女,河北吴桥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免疫学。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