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博热搜改版事件来看中国网络意识形态

2019-10-21刘冰瑶

各界·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刘冰瑶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史无前例的网络治理难题,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在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文化霸权压制等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管理权、领导权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主流文化被边缘化的现象。本文将从微博热搜改版事件出发,分析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微博热搜榜

拥有4亿月活跃用户的新浪微博,是目前中国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通过该平台来获取信息发表观点。1月27日新浪微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整改,重新上线其热搜榜服务,新版热搜榜较之旧版新增了“新时代”板块,着重突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能量板块。

一、微博热搜榜改版前以及改版后所表现出的网络意识形态特点

根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2017年12月在全国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互联网了解当前“意识形态”的网民达79.2%,通过微博微信了解的网民达59%;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外社会思潮的网民达82.8%,通过微博微信了解的网民达44.3%,互联网成为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获取、传播、扩散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平台的力量不容小视。

新浪微博热搜榜是对用户搜索关键词总次数的榜单排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在未改版之前,热搜榜单上多为娱乐化信息,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同时某些未经证实但却足够吸引眼球的负面化信息,在金钱的暗箱操作下也能轻松上榜,引起更大的关注与讨论甚至造成轰动。新浪微博是深刻影响社会公共空间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方式,汇聚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平台,其热搜榜本该发挥社会民生实时监测系统的功能。但事与愿违,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数据榜单,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在此之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问题也逐渐显露。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扶植微博大V用户,借助错误思潮炒作热点事件,否定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社会事件泛政治化现象凸显,将社会事件经过议程转换和话题嫁接,演化泛化为制度问题、人权问题。微博大V用户出现“圈层化”特点,并有向街头政治发展的迹象,或成为海外反华制华舆论的攻击由头与“颜色革命”的利用工具。例如在2017年针对房价问题,引起了网民大讨论,有关房价的关键词多次上榜,在舆论讨论中个别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用户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引导了舆论的方向,激化了焦虑情绪持续变种变异,产生忽视发展成果、漠视社会进步与蔑视党的领导的舆情暗示,无形中消磨着政府和党的公信力。

新浪微博热搜榜改版后,新时代热搜榜上线,较之旧版泛娱乐化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关国家建设等正能量信息增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展现我党积极精神面貌等成为其主要内容。改版后的成果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各主流官方媒体大V,如紫光阁、人民网等,借助微博平台,以更加亲民的形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网民热议的社会事件,主流媒体起到了带头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倘若只占有阵地而不能积极发声,就难以守牢阵地。改版后各大主流媒体的硬气发声和微博技术支持,强有力地巩固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第二,网民对国家建设更有信心,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不断被激发。热搜榜改版后,“厉害了·中国高铁”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飞天时代楷模”等正能量热搜纷纷上榜,引起了超高点击量,微博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作用再次重现。各大正能量主题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广大网民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同时由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等引起的热搜话题,激起了众多网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第三,全党紧抓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成效显著,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扩展。改版后,微博平台利用相关技术对某些未证实的恶性事件、易激起民愤的不实事件进行限流,有效地控制其传播量,进一步降低恶劣影响。大规模的全网联动恶性事件少发,网络舆论环境总体向积极理性方向发展,形成量较为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大V用户慎言发声,中V用户异军突起,小V用户积极参与,全民积极理性参与的舆论格局逐步形成与。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网上红色地带不断壮大,网民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能力明显增强。微博热搜改版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所带来的改变,仍有待观察,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业仍旧任重道远。

二、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了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态势后,做出了“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重大论断,把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摆在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久穩定发展的战略高度。这表明了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战场,而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西方文化渗透问题严重

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是平等且合理存在的不同意识形态系统,并未有优劣高低之分。但在现实中,文明依附于国家实力,出现高低差异,处于优势地位的文明试图强迫其他文明屈从,在网络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网络突出的开放性、隐匿性等特征使之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主要表现为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渗透与侵犯以及中国“威胁”论的传播。一方面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劲的国家实力,占领着文化领域主导地位,在各个方面成为国际社会追捧的流行趋势,这显然带有文化霸权色彩,西方文化与其意识形态之间关系十分紧密,使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观念藏匿于文化中,对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支持反动媒体,雇佣大量水军在境外,恶意造谣,将中国形象妖魔化,别有用心地利用中国敏感社会事件,扶植反华代理人,如一些“意见领袖”“微博大V”等,以“言论自由”为外衣,大力鼓噪“网络价值中立论”“网络自由论”等错误观念,对网络生态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与破坏。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被

“边缘化”

网络以其自身优势吸引着众多年轻的关注,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各种思潮在网络空间中迸发,但难免会有不实信息、恶意信息以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存在,挤压了主流声音的传播路径,干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被边缘化。习近平指出: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社会思潮往往会将其本质立场藏匿,蒙蔽了涉世未深的年轻网民,例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伪主义、新权威主义等。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着一定阶层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使部分网民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怀疑和抵触情绪。这些社会思潮干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被边缘化。

三、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网络空间三权(话语权、管理权、领导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有效防止网络负面信息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引发“蝴蝶效应”,牢牢把握网络空间三权,对于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十分重要,同时要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确保对互联网的管辖权与控制权,破除充斥着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建设认识误区,同时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展现其理论精华,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使网络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同向而行,从而进一步增强网络空间抵御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能力,有效瓦解西方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对中国的阴谋。

(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力,维护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能成为监管灰色区域,要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坚定顶梁柱作用,维护网络良性舆论环境,就必须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完善意识形态审查制度。要冲破“网络自由论”的认识误区,做好意识形态的审查工作,从技术监管、党和政府监管、网络运营商监管以及社会力量监管四方面进行,形成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同时要保障民众正当的言论自由权,充分发挥网络交流平台的作用,保持网络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净化网络空间的制度,维护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对忽略自身责任担当,只重视经济效益,漠视社会效益的不良媒体,必须利用刚性制度肃清网络生态环境。

(三)培养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人才

作为我国意识形态主导的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平台还不足,教育宣传效果不足,网民接受力仍不够等。因此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意识形态宣传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打造优质宣传团队,体用高效宣传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建设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舆论主导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同时要创新宣传形式,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以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民众化,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提高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从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

[2]霍玉敏,唐永芳.论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效应与负效应[J].新媒体研究,2018,4(22):88-90.

[3]闫鸿斐.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应对策略[J].新西部,2018(33):104+107.

[4]王继承,王永贵.新时代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应警惕的认识误区[J].党政研究,2019(01).

[5]熊光清.中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分析[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05):113-119.

[6]卜建華,高菲菲,张宗伟.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党史博采(理论),2018(02):64-66.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刍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及危害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