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玉雕艺术的探索

2019-10-21秦小彦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摘要:玉雕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艺术领域,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行业导向、审美趋势、创作思路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山水玉雕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玉雕的材质实用性、创作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探索提高山水玉雕艺术发展科学性的路径。

关键词:山水玉雕;玉石材质;玉石瑕疵

引言:

玉雕既是材质的艺术,也是理念的艺术,引导玉雕艺术合理化发展,需要在方向性上进行科学把握,提高玉雕艺术作品的实用性,并优化其审美,避免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着力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民众对于山水艺雕艺术的认同。

一、山水玉雕艺术的发展成就

中国的山水玉雕艺术已经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在周代《考工记》当中,就记载了相关的山水玉雕摆件,这体现了山水玉雕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史上的重要地位。各种展览与博物馆当中,山水玉雕摆件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代艺术审美对于山水艺雕艺术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评价山水玉雕摆件的主要标准,主要是材质和工艺,但是两者之间哪个更重要,从业人员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山水玉雕艺术由于材质珍贵,工艺复杂,因而在国人心中一直享有着重要的地位,且其在造型上、线条上、内涵上,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展现形式,中国人一直有把玩玉雕作品的习惯。国人一直将玉比作君子,玉雕工艺本来属于艺术门类的范畴,但是由于玉器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价值,因而,目前该行业也呈现出了商业化的发展趋向。当代玉雕具有比较复杂的语境,受到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与传统工艺相比,现代制作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近30年来,我国的玉雕工艺飞速发展,传统理念对于磨玉原理的“因材施艺、量料取材”治玉理念,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冲击。只有向内探寻、注重材料美,鼓励工匠树立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审美,提高山水玉雕工艺的艺术性,才能够促进该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山水玉雕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顺应玉石的材质进行艺术创作

玉雕作品千变万化,食材并不是全部都完美无瑕,超过80%的玉料会存有多种瑕疵,因而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就要通过“掩瑕显瑜、反瑕为瑜”的方式,提高玉料的实际价值,通过巧妙的思想工艺,进行艺术的再创作,而不是一味追求玉料的石材之美。例如上世纪80年代,著名玉雕创作大师王树师设计的产品“飞来峰”,就将原本玉料材料当中的一处黑点,融合到树冠当中。该创作并没有通过挖出处理,来将原本不完美的玉石材料展现的完美无瑕,而是通过这种巧妙的构思,将原本的黑点创作成为了树冠上面爬的一只小蛐蛐。同时这只小蛐蛐的位置可以与树冠的形态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增加了整个玉雕作品的灵动感。

(二)注重艺术创作的实用性

玉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在大自然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但是国人认可的好玉标准比较高,目前,大众比较认可的玉器材料主要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翡翠、玛瑙等等。而中国传统玉雕艺术是以实用性为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慢慢发展成为礼器、配饰、赏玩之物等等,但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玉雕作品的实用性慢慢的减弱,礼器、佩饰等传统玉雕作品已经基本消失,大部分玉器作品单纯作为赏玩物品,其功能性越来越弱,超过70%作品都出现在评比和展览之中,而无法进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

1.兼顾创作的审美与实用

匠人的制作工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其创作山水玉雕作品并不是为了他人,而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自己的艺术理念,这种创作是缺乏根基的,也不利于玉雕工艺的长远发展。因而,在未来,为了促进山水玉雕工艺的进步,要积极向那探索鼓励创作艺人,注重玉雕作品的实用性。

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喜的作品《见山》,就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玉雕作品。该作品以薄胎工艺,进行外部线条塑造,营造出晶莹山的造型。既可以应用作为家具摆件,也可以传达出匠人洗净铅华之后,心情宁静的精神。又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田浩创作的《草溪》,充分考虑到了造型当中的褶皱感,与传统服饰搭配在一起,可以融为一体,延伸作品的思想内涵,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创作形式既有内在里面的创新,又考虑到了人们的佩戴习惯,作为一种装饰品,可以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2.在创作中融入生活美学

中国传统艺术一直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融为一体,山水玉雕作品的创作也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为人提供一些审美上面的心理满足。也就是说,在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要融入生活美学。

例如,我国苏州宇挺创作大师就以器皿见长,他创作的一些山水玉雕作品都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人与玉器作品的关系,在摆件使用的过程当中,通过见水、见光、提高温度等方式,玉器作品会散发出不同的光泽感。尤其一些具有山水雕花的灯罩、融入了人文环境的一些把玩玉雕作品,这种创作完美融合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山水摆件的功能。

(三)树立文化自信

山水玉雕作品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传统技艺,深刻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和人文意见。但是,在目前的技术发展冲击之下,很多山水玉雕作品都成为了流水线上面的一种工业产品,由于大规模机器生产,很多玉雕受到西方造型理念的影响,即使是一些手工艺人,运用传统方式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其造型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西方造型理念的影响。未来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始终秉持中华创作理念,从传统艺术的文化当中汲取灵感,顺色立意。根据玉石材料的实际颜色、状态,进行不同形式的雕刻,展现优美的主题。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山水玉雕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未来要坚持传统创作理念,坚持玉雕作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提高艺术发展的竞争力。从本文分析可知,创作者要树立文化自信,对玉石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更好地结合材料的特质,融入中华审美,强调其实践性,坚守传统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牛晨旭.许延平玉雕艺术创作的“实验性”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35 (05):107-109.

[2]刘鹏飞.论玉雕艺术中“拙”的表现[J].艺术科技,2019,32 (03):125.

[3]姜坤鹏.当代玉雕艺术创作及评价导向探讨[J].艺术评论,2018 (11):166-171.

[4]赵学忠.玉雕审美在玉雕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 (19):150.

作者简介:秦小彦(1983.05.15)男,籍贯: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杨营村三组,学历:大学专科,研究方向:玉石雕刻设计,单位:臻玉言艺术玉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