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64例

2019-10-21马跃凤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主症肾虚血瘀

马跃凤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本文采用益肾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旨在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128例。主症:下腹部肿块、触痛,腰膝酸软;次症:头晕耳鸣,月经不规律、经量多或量少、色紫黯有块,下腹坠胀,乳房胀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排便困难;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沉涩。以上主症必备,次症至少2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观察组年龄28~50岁,平均39.80±6.27岁;病程5~48个月,平均25.63±6.47月;浆膜下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37例,其它7例;瘤体数量:多发性23例,单发性41例。对照组年龄26~49岁,平均40.23±6.58岁;病程6~47个月,平均25.39±6.41月;浆膜下肌瘤17例,肌壁间肌瘤39例,其它8例;瘤体数量:多发性21例,单发性43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145)治疗,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1次/d,25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消癥汤治疗,方剂组成:益母草30g,菟丝子、牡蛎、莪术各15g,皂角刺、巴戟天、熟地黄、肉苁蓉、生僵蚕、乌药、三棱、当归、桃仁、红花各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为治疗后瘤体体积缩小大于1/2,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为治疗后瘤体体积缩小1/3~1/2,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治疗后瘤体体积和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者加重。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x±s,cm3)

3.4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素(FSH)及促黄体素(LH)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x±s)

4 体会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癥瘕”“积聚”等范畴。其主要病因多责之外邪内侵、情志因素、饮食失宜、房事所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外邪和气血相互搏结,阻碍气血运动,久则凝结成瘀积[1]。本病治疗上活血化瘀是关健,在此基础上补肾益气,使气旺血畅,则瘀化而诸症消。益肾消癥汤方中,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解毒清热;莬丝子补肾固精;乌药温肾散寒,畅下焦之气机;巴戟天、肉苁蓉均具有补肾阳功效;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破血行气;当归、红花、桃仁调经活血,祛瘀止痛;牡蛎、僵蚕软坚散结;皂角刺祛风排脓,消肿脱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肾养精、活血化瘀、破癥散结之效。

猜你喜欢

主症肾虚血瘀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肾虚是种文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