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铺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2019-10-21李邦伟张诗燕张全爱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药粉疗程证候

李邦伟 张诗燕 张全爱 高 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长期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大便性状及排便频次改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可分为4个亚型,其中临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迄今为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基本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一直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艾灸作为非侵入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1-2]。其中,铺灸是灸法中一种特殊的隔物灸法,具有温补督脉之阳气、补益肝肾、疏通经络之功,但目前临床运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收集了35例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铺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门诊及病房,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铺灸组和针灸组各35例。铺灸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38.6±16.7岁;病程1.5~10.5年,平均病程5.7±2.3年。针灸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0.2±17.5岁;病程2.3~11.2年,平均病程5.3±2.1年。治疗前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17年的《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中脾肾阳虚证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铺灸组:①铺灸材料:本院自制督灸药粉,主要由四神丸加入丁香、肉桂、干姜、冰片组成,以上药物均等份超微粉碎,取药粉5g研磨备用;姜泥:新鲜生姜2kg,洗净切丁,用粉碎机打成碎末后去汁成湿度适宜的姜泥,备用。②铺灸部位:督脉(大椎至腰俞穴)及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③铺灸操作: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用75%酒精沿脊柱正中自上而下消毒,后把药粉均匀撒于脊柱正中,使其呈均匀线状,并将备好的新鲜姜泥均匀铺在督脉大椎穴至腰俞穴一段,使之呈下宽上窄的梯形;在姜泥上放置艾炷,点燃整条艾炷的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1壮灸燃完后放置第2壮,连灸3壮;待艾炷完全燃尽后,移去姜泥及艾灰,用适宜温度的湿毛巾轻轻揩净背部药粉,治疗结束。④铺灸疗程:每周铺灸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针灸组:根据石学敏主编《针灸学》“慢性泄泻”治疗取穴操作。①取穴:中脘、天枢(双侧)、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侧)。②操作:患者选取平卧位,暴露施术部位,医者手指及患者针刺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直刺1~1.5寸,足三里直刺1~1.2寸;其中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用补法,神阙穴用隔姜灸法,留针30min。③疗程: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分述如下。

3.1.1 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标准,主要症状包括腹部冷痛、晨起泄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6项,按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评分,分别计0、2、4、6分。

3.1.2 大便性状评价:参考Bristol粪便量表按症状分为正常、分散团块样软便、糊状便、水样便4级,各计0、1、2、3分。分值越高,粪便含水量越多,便质越差。

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3.3 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铺灸组35例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针灸组35例中临床治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铺灸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3.3.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除针刺组患者腹部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证候积分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铺灸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3.3 两组Bristol粪便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Brist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x±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ristol评分比较(-x±s,分)

4 讨论

目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长之势,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治疗研究迫在眉睫[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虽与外感、饮食、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脾阳受困或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关键,肾阳亏虚为久泄之后最终的转归,脾肾阳虚是病情变化发展的根本病机。本研究采用铺灸与针灸作比较,两组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铺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其疗效机制可从以下几点分析:首先,对经穴的有效刺激与调控作用。铺灸大面积作用于患者背部经脉,可最大限度地刺激督脉、膀胱经以及大椎、至阳、命门、脾俞、肾俞等温阳要穴,并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腑-脏途径,从而调整脏腑机能,温补脾肾,激发阳气,提高机体正气。其次,药粉吸收后的药效作用。本研究所用之方是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这一根本病机所研制的,具体药物由四神丸加减组成,方中补骨脂辛苦大温,可温补元阳而暖脾土,为君药;肉豆蔻性温味辛,具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之用,为臣药;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暖肝脾肾以散阴寒,可佐助君臣两药温肾暖脾而止泻;五味子性温味酸,能佐制吴茱萸之辛温,具有固肾益气之用,再加入丁香、肉桂、干姜等温阳药可加强助阳止泻之功;而冰片通经走络,可携诸药直达病所,增加药物渗透吸收。药粉直接放置体表穴区之上,可借助艾灸火力使药物的性能透过皮肤腠理由表入里,渗透皮下组织,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也使得局部药物浓度相对增高,并通过经络贯通运行,直达脏腑经气失调之处,以发挥药物的最大药理效应。铺灸治疗时既有艾绒燃烧所起的温热效应,又有生姜透皮吸收后在体内发挥的药理作用,而经超微粉碎后的药物借助艾绒燃烧的温热刺激,其药性又可快速穿透皮肤腠理,并通过经穴的传导作用,深入五脏六腑,共同发挥艾绒、生姜、药物整体协同作用。

综上可知,铺灸能显著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脾肾阳虚中医临床证候,尤其在改善腹部冷痛、晨起泄泻、畏寒肢冷等阳虚证候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铺灸可有效改善患者大便性状及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其确切的疗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药粉疗程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预处理温度对碱性药芯焊丝药粉流动性及均匀性的影响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巧称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从中西医学的异同探讨中医证候基因组学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