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与规避

2019-10-20刘庚碧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体质伤害事故相关因素

刘庚碧

摘要: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体质弱势群体客观存在,且占据着一定比例。这类特殊学生群体在参加体育课程运动的过程中,出于心理或生理的因素,时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甚至应激反应,进而引发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文章首先着重探讨了体质弱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发生伤害事故的相关成因,再从“对症下药”的角度分析规避策略,旨在为体质弱势大学生在今后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提供对应安全保障,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体质;体育课程;伤害事故;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250 - 01

前言:所谓体质弱势即指在身体素质层面偏弱于健康正常人群,这类人群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受心理或生理短板的影响,往往具有较高的调节难度[1]。体育运动作为对人体体质具有一定要求的项目类型,在参与者体质不达标的情况下,出现伤害事故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加,在没有得到及时把控的情况下,极易对体质弱势学生产生恶性循环影响。

1.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

1.1心理层面

(1)畏难怕苦。“以学业为主”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并未建立起足够的重要性认知,对于体育精神也通常缺乏深刻的解读。加上长时间缺乏运动锻炼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强度较高的体育运动有着天然的排斥,甚至认为体育课程的设置是无必要的。尤其对于体质弱势学生而言,对于长跑、球类竞技等需要投入大量体力的体育运动几乎保持着天然的恐惧与逃避心理,而这种畏难怕苦的负性心理也将对其造成伤害事故风险增加的影响[2]。总之,伤害事故的规避需要以充分的正视、主动躲避为前提,而在畏难怕苦心理的影响下,规避行为将更难落实,致使伤害事故风险增加。

(2)消极自卑。部分体质弱势学生由于对自身体质弱于他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抱着消极应对甚至逆反的心理,导致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缺乏到位的应对,进而造成伤害事故难以规避的后果。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一般对于人体的柔韧性、对抗性及技术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而在消极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人体适应不同运动类型的机能也将随之下降,从而引发伤害事故风险的增高[3]。

1.2生理层面

(1)体型过胖或过瘦。大部分体质弱势人群的生理症结在于体型过胖或过瘦,一般表现为体重严重超标或严重发育不良等[4]。在这种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指标明显不符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在体育运动中完成相关技术动作,或是在勉强完成高强度运动的过程中造成身体负担过重,引发伤害事故并形成恶性循环。

(2)疾病影响。部分体质弱势学生的生理症结在于先天性疾病或后天形成的肢体障碍(如残疾)等.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极易由于诱发疾病或对意外事件闪避不及而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5]。这类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引发因素通常较难规避,需要以严格的体育运动强度等级划分为支撑。

2.体质弱势大学生规避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策略

2.1心理层面

(1)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意志力锻炼。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畏难怕苦的负性心理,教师首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着重灌输关于体育运动重要性的概念,使学生具有重视意识,再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的树立。在明确不同阶段、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目标后,由教师阐述不同活动下可能产生的事故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使学生建立起足够的心理准备,再进行下一步运动指导。同时,为加强针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教师可从逐级增加强度的角度出发对体质弱势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每天布置一定量级的体育运动锻炼任务,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这一过程。

(2)适时鼓励,强化心理引导。针对存在白卑心理的体质弱势学生,教师应根据其表现适当加大鼓励及引导的力度,帮助其建立起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例如,在体质弱势学生完成某项运动之后,教师首先对其技术、状态中表现良好的部分予以肯定,再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点,使其认识到自身的欠缺之处,从而便于在下一次运动中进行改进。

2.2生理层面

(1)建立健全体育运动防伤害机制,加强体型管理指导。健全的伤害事故预防机制是保障学生体育安全的最有力支撑,尤其针对体质弱势学生这一群体,应当以建立严格的运动秩序来维护其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一方面,针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应做到定期维护与管理,及时排查老旧设施,规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进行体育教学前,应拟定好对应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提供最大限度的防范措施;最后,还应加强针对体育训练场地的巡视与管理,针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同时,针对体型过胖或过瘦的学生,教师还应加强关于体型管理的指导,明确告知体型偏离健康标准可引发的一系列体质问题,并从针对性角度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2)划分体育运动强度等级。针对有先天性疾病影响的体质弱势学生,为保障其体育运动安全,教师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划分出一套具体的运动强度等级方案,使学生的运动强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反比状态,即疾病越严重,参与的运动强度也就越低。例如部分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应注意避免进行长跑、跳高等高强度运动,可适当参与慢走、慢跑等低强度运动,以不影响健康状态为基准,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质弱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心理及生理因素影响,更易出现伤害事故。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切实结合这类学生群体的具体需求,从调节心理、改善体质等多个方向综合着手,致力于伤害事故的减少,从而达到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雪琴,浅析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34):114 - 115.

[2] 金建棟,常见的大学生伤害类型及防控对策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 15):163 -164.

猜你喜欢

学生体质伤害事故相关因素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预防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校园足球计划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发展现状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