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4姚雨晴

西部论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应用

姚雨晴

摘 要: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求得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室内设计 应用

当前, 在环境意识日益充斥着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已成为体现生活质量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已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设计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变世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于是室内环境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环境的使用心理及以此指导室内设计就成了室内设计领域的一大课题。

一、环境心理学含义概述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关系,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即“周围的镜况”,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以往心理学的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解释人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的关系未加重视,经常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的对待,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就是环境。或者单纯的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现代室内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之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美好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二、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曾说:“在建筑中,人是在建筑内行动的,是从连续的各个视点察看建筑物的。”人与空间密不可分,对空间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室内环境中的人,其心理行为当然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1、安全性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因此无论是在餐厅、酒吧和图书馆等地方,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靠窗、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当空间过于空旷巨大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物体,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2、领域性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领域行为就是个人或团体,针对一个明确的空间所作的一种标志性的或保护性的行为或态度模式,包括预防动作及反应动作。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对于不同环境、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3、私密性对室内设计的影响。私密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维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它表达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现。私密性空间是通过一系列外界物质环境所限定、巩固心理环境个性的独立的室内空间,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比如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室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身体特征。室内设计应满足人们在环境中的使用要求和心理需求。例如,在商场空间设计中,当单一的购物模式满足不了人们对购物环境的需求时,该模式就会逐步发展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模式。因此,商场中的茶座、餐厅或超市中的儿童乐园应运而生就不难理解。

(2)、组织室内空间应符合认知环境的要求和心理行为模式。从环境中接受初始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判断的是大脑,因此,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腦一起进行的。根据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的特点,设计者在组织空间时可以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这比单纯地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设计依据上进行组织更有效果。

1、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对人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往往是通过心理来判断的。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例如,红色穿透力强,使人兴奋;高明度黄色刺眼,使人心慌。色彩的这种调节功能经常被商家利用以促销。很多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其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了橘色,这是因为橘色能刺激人的脾胃,从而增进食欲。同时,色彩也能使人产生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等。在生产环境中就经常利用色彩感觉来产生一定的温度差,高温车间采用冷色调,制冷或低温生产场所常采用暖色调。色彩用于交通也由来已久。国外出现了彩色公路,在事故多发地段铺设红色路面进行警示。

2、场对人的心理作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设计是动态的。即使静止的物体,它对人的心理的作用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根据物理学中部分决定整体的“场”现象,提出了场理论。场理论把环境从一开始就视作一个整体,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心理学概念,如生活空间、行为与移动、力与力场,紧张与张力系统等。生活空间即是场,它包括人以及与之有关的心理环境,指在特定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人在生活空间的移动,就生活空间而言,力代表变化的方向与倾向,几个力在特定的时间内作用在同一个点上,产生所谓的合力。

就空间设计而言,就必须考虑到“场”对人的心理的作用。例如,室内安排座位,如果讲台在前,对面是一排排的座位,按这种方式来布置会议室,便形成主从的人际关系。如果是圆形的排列,大家就不分彼此,一视同仁。这些都是表层的,深层的问题是你何以能产生这种心态、这种感觉?是无意识机制在起作用。要想达到空间的平衡,设计师要注意在不同空间体现出美感,展示合适的氛围,理解生活在这个空间中的人的意志与情感,充分体现人性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和微妙关系。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使用者的本人对环境设计提出的个别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并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主张适当的利用环境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对个性产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进行制约,在设计中掌握合理地分寸。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生存空间的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领域也获得了广泛关注。室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身体特征,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并使之与环境相互协调。约翰·波特曼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感应力。这样,我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能直觉并感受到的和谐环境。”

四、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知识,丰富课余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高校的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室内环境在满足同学的上述要求时,也影响着他们的阅读行为和心理状态,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心理上对知识的需求,只有设计一个合适的室内环境,才能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下这种潜在的心理影响。

(一)人际距离与领域性之间的关系。

领域性原指动物为了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繁衍等为适应自然形成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在某些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语言、逻辑思维、社会性等,不能以动物的方法去说明人的领域性。但人在室内环境中也有自己的生活生产等活动不被妨碍或打扰的要求。当人们进行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的要求,总是不希望被外界的人与物所打破。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所需要的领域空间是根据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区别的。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公共距离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要保有一定的交流空间,又要保证彼此不被干扰。过于亲密的座位设置容易使人产生反感,感觉缺少一个独立的空间范围,很难保持一个平静的阅读空间。因此,在国外很多图书馆中都设有独立的围挡式的阅读空间,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由空间形状的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由于建筑形式的不同,其內部围和的空间也不同,不同的内部空间对人心理产生的感受也不同。贝聿铭在对他的作品——华盛顿艺术馆新馆中论述过,在室内空间中,有多个灭点和三角形倾向的空间在人心理上的感觉是动感的并富有变化的。因此在图书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我们主张更多的开发个人的空间,最大尺度的利用空间。如,阅读空间、休闲空间、计算机查阅空间等等。丰富内部设置,打破以往的几个大屋子,很多人共用,互相干扰的那种常规的设计模式。

(三)光源在环境中的影响。

生活经验和研究结论告诉我们,良好的光环境对人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况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光环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光在室内空间中无可取代的是它的功能。假如没有光,很多事情都无法正常的进行。这不仅仅表现在生理上的视线干扰,更多的是对人的情绪造成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场合,对光照的明亮程度是有不同要求的。在图书馆这样的阅读学习的场所,光照度的不同,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大。很多同学都愿意挑选光线充足,照明条件好的位置去阅读。如临窗的位置,或者是离灯光较近的位置,这样不但可以更清晰的去获取资料,同时也能减少眼睛的疲劳,保证愉悦的心情。反之,在光线不足的时候,或是有光源损坏的位置,则很少有人问津。

(四)声音在环境中的影响。

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的生活里,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声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图书馆中,人与人的交谈声,嘈杂的打字声、机器声、音乐声等都会破坏人们的阅读情绪。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因为这些外在的影响而发生争吵,还有一些馆外的,诸如车辆的马达、喇叭声、学生搞活动的呐喊声等。相信每个人在听到噪音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的情绪。

(五)空气质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空气质量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据调查,大约68%的疾病与室内空气的污染有关,其中室内装修的影响要远大于室外的空气污染。图书馆内读者密度大,阅读时间长,刊物多,粉尘灰尘大都成为馆内制约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危害因素得不到及时的治理,时间一长,就会危及学生的生理健康,传播疾病,学生会产生昏厥窒息等意外情况。更严重的是室内装修材料会影响生命安全,在心理上会产生抑郁、烦闷、消极反感等情绪。通过对图书馆的环境心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当注意的设计问题: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如图书馆的室内设计分析)。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我们在环境中的感受最初感知的是我们的感官,但最终是大脑做出判断然后指导我们的行为。所以说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应该是和感觉器官和大脑同时进行的。首先通过认知环境,再结合对心理行为模式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室内环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人体工程学,还要从光照、色彩、组织空间等方面把握空间尺度和形状等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3)、使用者个性的不同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环境心理学首先从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的感受方面进行肯定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使用者本身的个性。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及工作环境的使用者,设计师在设计室内环境的同时应对其特点和个性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也应注意在塑造环境的同时对使用者的个性予以“引导”,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在设计上应合理地掌握尺度,突出个性化特点。

五、室内设计中要着重研究的心理问题

通过上面得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们生活着的环境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怎样选择环境,怎样创建环境,且把两者相结合,就要着重研究下列问题:(1)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2)对所处环境和对环境行为的认知;(3)环境和环境所处空间之间相互作用;(4)怎样感知环境并对所知环境做出评价;(5)在所处环境中人的行为和人的感觉。

上述几项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指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怎样安排好空间和界面,怎样安排色彩和光照,使室内环境的设计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只有把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理念正确地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我们才能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真正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意]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M].席云平,王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2] 路震纬,来增祥.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3] 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环境心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5] 李莉婷.色彩·构成·设计[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 1999.

[6] 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建筑的文化与技术[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应用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室内设计推荐技术
室内设计中创意思维的运用研究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