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众创空间创新模式研究

2019-10-11邱莉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众创创业者空间

邱莉霞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系统提出了发展众创空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无锡市也在《无锡市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提出了发展目标,推动无锡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高地。可以说,研究众创空间对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来说意义非凡。

一、文献述评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为构建创业“栖息地”提供理论支持,将促生更多高增长性新创企业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Tansley(1935)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把生态系统理解为包含各种复杂生物体和栖息相关物理环境的集合,尝试以系统视角研究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组织研究领域早在很久以前就以生态系统观解释组织的产生、存活及成长的过程。Hannan和Freeman(1977)认为,组织生态系统通过创业研究转化吸收,运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创业活动,强调将企业群落与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相结合。Daniel J.Isenberg(2008)首次提出“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指出从政府角度分析创业活动需要的要素资源,要素所形成的整体环境就是创业生态系统。Cohen指出,创业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模型需要大学、专业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政府、人才、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等要素共同组成。

在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方面,林嵩(2011)指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属性特征,从双向调节、资源汇集、价值互换等方面分析了其运行模式。赵涛、刘文光等(2011)对科技创业系统的生态学特征、功能机制及其结构模式进行阐述,用于构建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评价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张玲斌、董正英(2014)对创业生态系统中基于非财务指标的创业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应有侧重地提升政策扶持效能。潘剑英对科技园区的创业生态系统特征进行研究,强调了企业在进行创业生态系统后的行为机制、选择适应和嵌入发展模式。

二、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和构建

(一)特征

众创空间是大量创业活动在特定地理空间的集聚所形成的复杂创业生态系统。商业主体与创业活动会发生多要素联动,这种模式具有无边界性和广域性特征。众创空间内部各类创业生态资源进行动态演变,优胜劣汰;众创空间是客户化的生态组织方式,是创业资源生态圈面向创业项目的客户化。所以说,众创空间整体层面具有“无边界、自组织、客户化”等显著特征。

(二)结构

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由创客生态圈、服务支持生态圈、上下游企业孵化器、消费群及创业环境组成,如图1。

(三)构建

一个运作良好的众创生态系统包括了创意实践、合作社群、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四个要素。为了建设以服务科技型创业企业为主的孵化器,促进技术创新,针对初创企业人、才、物普遍较弱,管理知识和能力相对缺乏的共性,基于创业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效应,为初创企业提供公司开办、商业设施和网络等公共服务。孵化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将创业者及其项目转化为良性发展的企业家和企业。孵化器为有技术的创业者提供经营场所,帮助其设立公司,使得初创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进入正常经营状态。

图1 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

三、众创空间的发展质量评价及结构维度

众创空间是基于驱动创新发展战略在“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的新平台,为的是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一)关系内涵

主范畴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社会影响力、创新创业服务内容、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品牌建设与特色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创新创业服务成效。

创新创业服务内容体现在众创空间的服务全过程,是初创企业和创业者迫切需要的资源。例如,培训、交流、技术、融资等服务内容是培育创新和孵化的源头。除了项目,企业、创新创业者培育绩效也是众创空间发展质量的直接表现,更是众创空间在结果考核上的重要量化指标。另外,服务成效也是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一部分。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现在运营团队、服务能力、创业导师队伍、运营特色方面,决定着创业者获取所需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创业者对众创空间认可和接受的关键指标。

空间硬件、软件、运营与管理制度是众创空间的环境指标,不仅体现了服务文化和空间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空间管理规范上。同时,完备并兼具特色的创业服务功能也是众创空间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方面。

(二)结构维度及其作用关系

表1 众创空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表

众创空间发展质量评价结构囊括了六个方面。创新创业服务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服务成效和服务内容实施影响,调节服务环境间的作用关系。

1.社会认知阶段。众创空间提供的创业服务体现在众创空间服务成效、品牌建设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决定着创业者及时、精准获取需要资源的可能性。总的来说,众创空间能提供的创业服务内容由服务能力所决定。众创空间创业服务能力由其运营团队、基础资源实力、导师队伍等构成,决定众创空间在创业培训、技术支撑、交流、融资等方面服务质量,对创业者在创业资源的获取方面和对众创空间的信任方面产生影响。

2.社会情感阶段。创业者与众创空间在长期互动中形成了正向情感,通过创业路演、项目辅导、交流、融资等创业服务显著提高创业者的认同感,也是社会评价众创空间服务成效、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渠道。

3.社会评价阶段。对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服务成效、初创企业服务成效及披露的财务状况等信息做出科学评判,从而推断出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能力和内容。另外,众创空间可通过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创业投资政策来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创业服务成效和创业服务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众创空间需要在基础设施、空间场地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完善、低廉的服务,为其营造稳定的创业硬环境。除此之外,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是众创空间保证孵化服务质量的基础条件。

以与国家政策导向标准相一致的原则建立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分为企业发展能力、企业经营效率、融资对接成功率、年度企业毕业率、毕业企业存活率、获得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能力、税费贡献额等;评价方法主要是考察企业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周转率、获得投资比例等等。以锡山区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工场”为例,其2016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是由无锡中皓创业孵化管理公司投资创办的创新孵化器,现已入驻注册企业及项目50余家,包括文创类、IT信息类、电商类、生物医药类、节能环保类和服务类。对“星创工场”入驻企业进行调查得出数据如表1所示。

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数据修正后发现,该众创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家政策导向指引标准基本一致,达到国家级众创空间标准。

四、无锡市众创空间运行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运行现状分析

无锡是以传统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产业沉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正由摸索期逐渐走入迅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现有市级众创空间10余家,省级14家,国家级4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一一显现。为此,有必要对众创空间搭建起一套专业的服务生态体系。

1.基于众创空间角度的分析

目前,无锡的创业平台孵化器中,相当一部分有政府背景,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拥有政府背景的孵化器通常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渠道,以引入税源和解决就业问题为目标导向。近年来所遭遇的经济寒冬,也倒逼当地政府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转型的压力越大,创新创业的机会就越多。经过市场检验,有些众创空间会自我转型,好的众创空间会在市场优胜劣汰中成长起来的,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2.基于创客角度的分析

无锡这座城市的工业因素更多,智能硬件和快销为核心的产品会更容易脱颖而出,同时创业和输出人才的成本也较低,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更容易成形。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要挖掘投资人对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关键点,利用资源和渠道优势,告诉创业者目前的风口所在,通过投资人对项目的判断及喜好,来帮助创业者洞悉自己的短板,找准创业方向或更具潜质的项目,在创业过程中扬长避短。

(二)存在问题

1.体制机制不健全

通过对无锡众创空间走访发现,众创空间在提供培训、财务、融资、法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强,但在提供供应链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上明显不足。就创业者而言,对创业团队和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辅导,产品定位不准确、商业模式不明晰、团队构成不合理等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众创空间在商业模式构建和服务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盈利模式不明朗

无锡有相当数量的众创空间目前还只满足于提供基本服务,吸纳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一些孵化型众创空间在资金方面将面临重大的考验。很多项目内容重复,缺乏核心竞争力。

3.创业生态系统有待优化

无锡较之其他成熟城市而言在众创空间方面缺乏资源优势,创业生态系统的大环境还未形成。很多众创空间平台资源较单一,配套服务不够完备,难以获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技术、金融等的支持。

4.技术原创能力有限,产业分布单一

由于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原因,创业者大都涌向互联网产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行业的竞争力变大,行业空间受挤占变小,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媒体、互联网+餐饮等需要发挥创意的领域,创新创业氛围反而少有涉及。无锡创客更注重市场而非技术研发,与周边成熟区域相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项目不是很多。

(三)众创空间未来发展方向

可依托创新载体,建设专业孵化器、创新型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逐步形成“产业园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梯级创业和孵化体系,构建一批便利化、开放式、低成本、全要素的众创空间。

1.需有效链接各类创新资源

通过众创空间链接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创业创新生态体系,使创业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都能通过开放社区、创新平台等渠道打破封闭的产业资源配置方式,及时借助外部智慧,解决创业难题,激发有效创新,让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智力资源自由流动。

2.可开展各类开放式活动

可将创业变成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实现商品化的主渠道,打磨创新想法直至创业理想的实现。开展诸如创业路演、兴趣小组、创业大赛、创业大讲堂、投资对接、天使俱乐部、创客活动等各类开放式活动。

3.使企业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形成良性互动

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效应,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等)进行信息和物质的交换,通过此种交换方式推动系统发展。

众创空间是新阶段无锡市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众创空间的构建中也出现了诸如盈利模式不明、责任主体不清等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无锡市的众创空间还在不断更新完善中,需要我们对众创理论进行持续的探索研究,从多角度完善分析众创空间发展运营模式,这对未来研究众创空间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创业型经济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创建适合无锡市的众创空间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众创空间能动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初创企业,推动地方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帮助无锡市政府对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提供策略选择和政策安排。

猜你喜欢

众创创业者空间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