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各地州旅游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2019-10-11李啸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用水量承载力旅游业

孙 超,李啸虎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严重抑制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旅游业是一项高需水产业,也是旅游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生态因素。旅游开发和休闲活动将首先增加旅游目的地对水资源的需求,这将会增加当地水系统的负担,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由于旅游业会消耗大量的水,特别是在夏季,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淋浴等活动可导致旅游者人均用水量超过当地居民人均用水量的10倍以上。有充分证据表明,旅游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剥夺了当地的水资源用来满足游客的需求。Holder J S在加勒比海地区的研究表明,旅游业致使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质量急剧下降。在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王群等学者对黄山旅游风景区的水资源容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水资源实时监控的对策。方春梅对安徽的乡村旅游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且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手段。上述文献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界对旅游水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的认识,但就目前而言,较少学者运用先进的软件技术来分析此问题及其影响机理,特别是对于地处干旱地区的新疆来说研究更少。本文在建立GIS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新疆各个地州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估,之后运用常规趋势法计算出新疆各个地州市的旅游承载力,进而分析各个地州旅游用水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程度。目前我国水资源的总体形势依旧严峻,水体污染、供求矛盾等问题日益尖锐,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当地的水资源带来了很大压力。合理有序地管理旅游业水资源也是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研究区域概况

国家在“新疆旅游十三五战略规划纲要”中指出,新疆的旅游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则是处于干旱区的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尽管“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和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新疆自治区带来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也同样加重了地区水资源的消耗隐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疆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借助GIS系统和科学的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更加直观地分析旅游业对各个地州市的影响。

(一)新疆水资源概况

新疆地处亚欧陆地腹部,属于温带大陆型气候,年均降水量仅有171毫米,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受地形、气候因素影响,时间空间上分布极不均衡,资源型和管理型缺水并存。新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17.6亿m3。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人均量的2.2倍多,位居全国第四位。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是新疆地区土地面积占据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平均水资源量落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这对于生态薄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的新疆来说,水资源的确存在相当大的压力。此外,新疆的水资源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衡,北疆比南疆多,西部又比东部多。而在时间分布上,河流年际流量变化幅度小,年内分配又不平衡,“春旱、夏洪、秋缺、冬枯”也是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大问题。

(二)新疆旅游业发展概况

新疆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7年全自治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0725.51万人次。表1为新疆各地州接待游客量统计。虽然庞大的游客群拉动了新疆的旅游业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会给新疆各地州的水资源造成很多的不利影响。此外,新疆旅游季节性显著,旅客来疆时空上的不均更是加重了旅游用水对当地水资源的压力,所以研究新疆旅游业耗水问题对新疆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新疆的旅游季节性十分显著,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使得一些景点在这段时期内出现了游客爆满的情况。例如喀纳斯景区,在8月的时候每日前来观光的人数多在6000人以上,使景区的吃、住、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旅客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新疆本就地处干旱区,夏季日照强烈,全年几乎没有雨季,而夏季恰好为新疆旅游旺季,可能会导致新疆旅游水资源出现季节性短缺。

表1 新疆自治区各地州接待游客量统计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GIS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的支撑下,对整个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管理、运算、分析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由于水资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所以利用GIS可以在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利用GIS技术,以新疆自治区各地州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各地游客接待数量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与GIS技术相结合,以便为干旱区旅游业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提供一些研究手段。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利用ArcGis技术,通过调查的数据来建立如下的分析系统:(1)建立基础底图,包括各个地州市及其行政界线等信息;(2)建立属性数据库,其中包含了新疆各地州水资源总量图层、人均用水量图层、旅游用水量图层以及旅游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图层等;(3)基于上述建立的分析系统,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等内容。

2.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目前,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常规趋势法与生态足迹法两种方法。常规趋势法是用当地旅游可供水量除以游客单位日均用水量,得出旅游水资源承载力。生态足迹法是指用旅游业水资源消耗总量转化为水资源占土地面积,得到一个全球国家地区之间可以比较的指数。由于研究区域位处西北,水资源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衡,北疆比南疆多,西部又比东部多,水资源动态性比较强,所以选择较为适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常规趋势法作为主要方法。

表2 新疆各地州水资源风险评价结果

(二)数据来源

以新疆自治区14个地州区作为研究对象(因兵团数据难以获取,故不包含兵团)。原始数据主要由自治区历年(2010-2015)统计年鉴中所提供的数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公报》中获取。

三、旅游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旅游水资源承载力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者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旅游水资源支持的旅游规模活动以一般可容纳的游客数量为代表。在计算水资源的环境容量时,有必要确保调查区域内水的充分生态利用,以维持被调查区域的生态安全。

(一)新疆各地州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分析

参照曾肇京等学者的研究,地区水体风险类型一般以人均供水量和水资源利用率作为指标,并且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水资源风险进行评价(表2),之后由GIS系统呈现评价结果的直观描述(图1)。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和田地区人均供水量<2000m3/a,水资源利用率>40%,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远超国际公认标准,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

克拉玛依、吐鲁番、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喀什地区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大于40%,人均供水量>2000m3/a,属于管理型缺水。

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巴州、克州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都>2000m3/a,人均供水量也都>2000m3/a,属于水资源丰富地区。

(二)旅游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对策

1.人均需水量

保继刚调查在中国一般宾馆用水量为2t/人·日,不过夜游客为10~25L/人·日,本文按照此标准来计算旅游者每日耗水量。

游客日均耗水量公式:

其中,x为游客每人每日平均耗水量,b为该地区不过夜游客与过夜游客之比。

分别计算过夜游客占游客总量的5%、10%、20%、30%、40%、50%时该地区游客的人均耗水量,结果见表3。

图1 新疆自治区各地州水资源短缺现状评价图

表3 我国游客人均耗水量

2.水资源的旅游承载量

利用表3计算出的我国游客人均耗水量,再结合《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公报》中全区服务业用水量占全区总水量为0.4%的占比推算出新疆自治区可供游客消耗的总水量,两者比值即可得到新疆自治区水资源旅游承载力:

其中,y为新疆自治区旅游水资源承载力,a为新疆自治区可供旅游总耗水量,为我国游客人均耗水量。由上式可以得出新疆各个地州市旅游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见附表1。

附表1显示,当乌鲁木齐市过夜游客占比超过20%时,旅游承载力为1049/m4人次,而乌鲁木齐市接待游客量为1874/m4人次,很显然当过夜游客占比超过20%时无法承载。克拉玛依市过夜游客占比超过40%时,旅游承载力为298.5/m4人次,而克拉玛依市接待游客量为302.3/m4人次,所以克拉玛依市过夜游客占比超过40%时难以承受,旅游业用水对这两座城市的用水影响已经非常显著。乌鲁木齐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中心,每年到此的游客数量众多,且水资源总量有限,如不对旅游业用水加以控制,可能会给城市带来很大的水资源压力,难以支撑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乌鲁木齐市应当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线,缓解水资源短缺现象;通过对旅游水资源的治理,又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通过生态旅游可将生态建设和旅游建设结合起来,将生态与旅游两个产业对接,两个产业的取长补短进一步构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旅游的效益保护水资源,以充沛水资源来推动旅游的多样化发展,对于属于资源型缺水的乌鲁木齐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克拉玛依市属于管理型缺水地区,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酒店和一些旅游地的节能手段,加强旅游业水资源监管水平,减少用水标准,并且尽可能不要影响游客的旅游品质。在现有的旅游用水量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水资源短缺风险,把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从附表1中可以看出,哈密、吐鲁番、昌吉、博州、塔城、阿勒泰、伊犁(直属)、巴州和克州可以用于旅游开发及利用的水资源丰富,并且接待的游客量并没有超过本文所研究的上限。上述区域尚在旅游承载力可控范围之内,可以把一些对水资源要求高的旅游项目放在上述区域,优化空间布局,但仍需要对上述区域旅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出现水资源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被破坏的现象。

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均位于南疆,并且都是第一产业为主,农业用水占到了95%以上,用水量基数大,每年用水总量均达到了百万亿立方米以上,旅游用水占其用水总量的比例微乎其微;和田地区则是因为游客量较少,没有对当地水资源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旅游业对上述三地区的水资源的影响程度较低。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政策和“旅游扶贫”口号的提出,南疆各地是未来的旅游发展重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大大提高,旅游用水的压力也会大大提高,其影响也会逐渐凸显,应该着力开发节水旅游项目,比如乡村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项目。

另外,全疆旅游企业和酒店也要提高自我节水意识,把节水意识宣传给游客,提倡节约每一滴水。旅游企业对自己的设施加强要求,使其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水的排放,从而减轻实水体的污染。对于产生的污水,旅游企业应当将其循环再生,以缓解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压力。

四、结论与展望

新疆自治区旅游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问题是对资源型缺水和管理型缺水的地州市。当前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在旅游水资源承载力方面已不能满足现有游客接待量,其水资源的保护不容忽视。其他城市近些年的游客接待量并未超出当地旅游水资源承载力,尚在研究范围之内,但是新疆处于干旱地区,如不对水资源的利用加以节制,未来仍有可能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一些环境破坏小的旅游模式的开发与发展,如民俗文化旅游模式既符合新疆多民族的特色,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量,并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还保护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业、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发展,这应是新疆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附表1 新疆各地州水资源在不同过夜游客比例下的旅游承载力

猜你喜欢

用水量承载力旅游业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引领流域结构减排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