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联合地面行走训练对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影响

2019-10-10魏长营葛顺马德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训练组康复意义

魏长营 葛顺 马德营

(1曲阜师范大学医院内科,山东 济宁 273165;2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学院;3日照市人民医院骨科)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咳嗽、气流受阻,肺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上以肺功能康复训练为主要措施,改善肺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本文拟探索COPD患者最佳康复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日照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COPD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1〕,且病情稳定在4 w以上。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心脏疾病、肺功能严重障碍、肢体残疾患者。患者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

1.2分组 采用随机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呼吸训练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73.2±15.4)岁;呼吸训练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74.6±14.7)岁;联合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5.2±13.1)岁。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训练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气管舒张、祛痰常规药物及COPD对症药物治疗,预防病情加重的诱导因素,开展氧疗改善症状。每周开展一次COPD康复知识宣教,病情管控,疗程28 w。

呼吸训练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2,3〕。缩唇呼吸训练:经鼻吸入空气后屏息2 s,缩唇缓慢呼出时间控制在8~10 s。腹式呼吸训练:取仰卧位,双手按压上腹部,吸气时间控制在3 s,然后屏息2 s,缓慢呼气时间控制在6~8 s。两种方式交替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 min。训练28 w。

联合组:在呼吸训练组训练基础上进行地面行走训练。选择平坦地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每次地面行走训练后感觉到轻微疲劳为宜。每次训练比上一次增加60~80步,每周增加400~560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调整。

1.4肺功能检测 训练28 w后,检测3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FVC。

1.56 min耐力测定 各组应用护理方案,干预前后进行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4〕患者耐力。

1.6COPD评估测试(CAT)评价分析 采用参考文献〔5〕对COPD患者相关生活质量评价调查问卷方法进行CAT评分比较。

1.7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价分析 采用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方法,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进行比较,根据呼吸困难等级划分为0、1、2、3、4级,分数越高表示呼吸越困难。

1.8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

2 结 果

2.13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3组干预前后FVC、FEV1、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呼吸训练组与联合组FVC、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18、0.41,P=0.78、0.91、1.37),对照组与呼吸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3.38、2.87,P=0.003、0.001、0.040),见表1。

表1 3组干预前后FVC、FEV1、FEV1 /FVC比较

与干预前后比较: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2)P<0.01,3)P<0.05

2.23组干预前后6 MWD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后6MWD〔(279±367)、(279±47)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1.51);呼吸训练组〔(283±36)、(294±33)m〕与联合组〔(284±33)、(316±35)m〕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4.78,P=0.030、0.008)。干预后呼吸训练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t=3.01,P=0.02);联合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呼吸训练组(t=5.66、2.96,P=0.000,0.030)。

2.33组干预前后CAT评分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后CAT评分〔(20.7±4.7)、(21.9±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1.26);呼吸训练组〔(18.4±4.1)、(17.1±4.9)分〕与联合组〔(19.5±3.9)、(17.3±3.6)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6)。

2.43组干预前后mMRC评分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后mMRC评分〔(2.3±0.3)、(2.2±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训练组〔(2.2±0.3)、(1.9±0.4)分〕与联合组〔(2.4±0.5)、(1.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 论

COPD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易继发肺源性心脏疾病〔5〕,亦为心脏衰竭的常见诱发因素。目前临床治疗以改善肺功能给予气管舒张、祛痰常规药物治疗。本研究对COPD患者的康复训练采用特定呼吸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呼吸训练基础上联合地面行走训练,能更有效提高患者FVC、FEV1 ,且利于缓解COPD患者因炎症反应导致的气管壁结构重塑〔6〕、对抗炎症反应导致的组织纤维化〔7〕和组织粘连。研究发现通过适当运动能够减少功能残气量,使患者的吸气容积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改善肺功能〔8〕;另有研究报道,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COPD患者血液循环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9〕,如白细胞介素(IL)-10等因子含量增加〔10〕,促进COPD患者肺组织细胞微环境的改善,降低对机体的损害。

本研究采用呼吸训练和地面行走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可分为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减少康复训练给患者带来的疲惫感,鼓励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更易于患者持之以恒的训练〔11〕。给予患者采用方案干预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宣讲、心理干预护理〔12〕,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掌握正确康复知识,通过营养干预,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促进COPD患者的康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将更能提高COPD患者康复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训练组康复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