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人可为不难为

2019-10-07谷玉叶

新一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圣人

谷玉叶

摘 要: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积贫积弱,百姓生活满目疮痍,而宋时学者仍沿袭汉唐以降沉迷于注疏解经的传统治学理路,逐渐背离孔孟以来“内圣外王”之道,较少关注修身养性和社会民生等的现实问题。相较于这一时期拘泥文本考究,盲目崇拜圣贤的“道问学”保守治学进路,陆九渊则大胆提出了以“尊德性”为根本特征的心学本体论和以“易简”工夫为特色的治学方法,昭示世人学者皆有成圣成贤之质,“发明本心”,挺立自身的主体性,亦应怀有弘道之志,“大做一个人”,确立人生应然的价值自觉。

关键词:发明本心;切己自反;易简;圣人

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不仅要长期对峙北方契丹族与女真族相继建立的辽、金政权,而且要谨防权臣篡政的危局,面对外患内忧,南宋政府以“盟约议和”为攘外之策,以“重文抑武”为安内之则,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百姓生活痛苦不堪。有鉴于此,陆九渊一改传统保守的治学进路,大胆提出以“尊德性”为根本特征的心学本体论和以“易简”工夫为特色的治学方法,昭示世人学者皆有成圣成贤之质,“发明本心”,挺立自身的主体性,亦应怀有弘道之志,“大做一个人”[1]确立人生应然的价值自觉。本文笔者谨从圣人可为、圣人不难为及“成圣”理路的当代价值三个方面探讨一代大哲陆九渊治学理路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圣人可为

“圣人是否可为”根本在于探讨圣人之性,更普遍意义上来说即是探讨人之本性。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萌始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而后则有孟子的“性善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之说、荀子的“性恶论”,汉唐以来则基本确立“性三品”理论。直至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其《通书》中明确回应:“圣可学乎?曰:可”[2]打破圣人不可为的僵局,而后的理学家也大都认可这一观点。对于圣人可为理论证明,陆九渊的理论论证直截了当,直指本心。

首先,陆九渊承袭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肯定人生而具有自足完满的成圣之性亦或叫成圣之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禀承天之所赋“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陆九渊认为这种人之善性即是本就圆融完满的个我之心,其在象山讲学时一直告诫学者“女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象山语录·上》第23页)人生日用之事不过随本心而动罢了,耳朵想要听便听得见,眼睛想要看便看得尽,因为天然自足的本心在我,无事之时本心寂然不动,有事之时本心感而遂通,所谓“我无事时,只似一个全无知无能底人。及事至方出来,又似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象山语录·下》第83页)可以看出陆九渊着眼于现实人的感性存在,时刻以本心为轴,凸显人的生命主体意识,启发世人皆应有成圣的自信。

接着,陆九渊则运用“同心说”使得成圣之心获得更为普遍的意义。陆九渊充分认为“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象山语录·下》第71页)认为本心并非圣人代代相传而是生而自足,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此性此道,与尧舜元不异。”(《象山语录·下》第82页)这种相同的本心不仅在时间的纵向序列中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在空间的横向序列也是如此,“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3]自此成圣之本心获得了超越时空限制、高于肉体感性生命之心的超验意义。然而超验本心恰是对个体生命本心的升华,陆九渊由肯定个体意识到确立价值之心的必然存在并非对心体进行双重规定,而是反映了本心之体为一而发用无穷的特点,譬如“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象山语录·上》第30页)本心显用时充分考虑现实之人所具有的丰富规定,本心隐匿则完具成圣成贤之理。

二、圣人不难为

在证明圣人可为具有理论可能性之后,接下来则是找寻圣人不难为之道。“圣人不难为”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为何要做个圣人,二是怎样做个圣人。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理学家们身处内忧外患的历史大背景下,均是心怀家国天下,承当富国强兵之责,通过成圣成贤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是每个士人当仁不让的理想追求。陆九渊提出“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象山语录·下》第66页)由此观之,做个圣人不仅是承袭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统,更反映人之为人的价值自觉。

至于怎样做个圣人,陆九渊认为成为圣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所谓“收拾精神”即是将精神向内收敛而不是把精神浪费对在外部事物的支离求索上,所谓“自作主宰”即是不依赖轻信权威经典,以本心作为判断和行为的准则。“人精神在外,至死也劳攘。须收拾作主宰。收得精神在内时,当恻隐即恻隐,当羞恶即羞恶,谁欺得你?谁瞒得你?见得端的后,常涵养。”(《象山语录·下》第81页)成圣之道还在于“切己自反”。陆九渊教人多是从血脉上感移他人,从生命的真切处出发是谓“切己自反”,他感叹“今之学者,大抵多是好事,未必有切己之志”(《象山语录·上》第23页),应该学会省察自身。他认为成圣之道“自”的工夫十分关键,将一切成就与失败都归于自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诀均要切于本心,无欺本心,本心之理存在于宇宙之间,本无阻碍,是人自己沉溺埋没于阴阴地陷阱之中,若想如圣人般望得高远,就应该“要决裂破陷阱,窥测破个罗网,”(《象山语录·下》第79页)时时不自欺,刻刻慎独。

在成圣的道路上不仅要有本心自足、切己自反的价值自觉,还应该具有即事即工夫的实践自觉,这也正是陆九渊治学的一大特色。陆九渊认为当时学者治学多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象山语录·上》第56页)这是颠倒了为学秩序,而他的学问则是“坦然明白,全无粘牙嚼舌处”(《象山语录·上》第32页)全是“易简”而行。最能体现陆九渊即事即工夫的“易简”思想莫过于陆九渊教人读书之法。“学者读书,先于易晓处沉涵熟复,切己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若先看难晓处,终不能达。”(《象山语录·上》第32页)读书之法先要平平淡淡去看,然后仔细玩味,也就是从容求索,深入体会。他还告诫学者“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全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自家主宰常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寄语同游二三子,莫将言语坏天常。”(《象山语录·上》第32页)可见陆九渊并非不教人读书,只是确实比别人教的特别些:读书不应拘泥于文字,而应该看其意旨所归;读书不应该陷溺于圣贤意见,而应该洞见心体自作主宰。成圣之路正如读书解义一般,既要真真切切地去实践一番,亦要即事则克尽私欲意见顺应本心天常而作为。

三、“成圣”理路的当代价值

综观陆九渊的“成圣”理路,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成圣”并非遥不可及。比起只盯着“成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注重“成圣”的过程,也就是修养的过程。修养的工夫达成,结果便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不无启示意义。处于“拔节孕穗期”[4]的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其能否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关键一步。而圣人的道德修养却鲜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他们不相信自己有“成圣”的能力而把这一目标视作幻象,也正因主观上的先行否定导致现实实践的少作为甚至不作为。当然,当代大学生对“成圣”望而却步多是因为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本文前两部分已然分析了“成圣”并非虚幻。如此分析也不是强求每位大学生必須成圣成贤,旨在以榜样力量激励当代大学生确立起自身角色的价值自觉和应然。

象山先生治学以心为宗,将心之体无限放大并充斥于宏阔的宇宙图景之中,赋予有限的个体生命无穷的形上价值;同时又以“易简”为法,把心之用下达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肉体感性生命的形下意义。终其一生,既坐实圣人可为之理又践行圣人能为之路,真可谓“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忘,无我这般人。”(《象山语录·下》第86页)陆九渊虽有狂狷之嫌,亦堂堂正正地挥洒了真性情,对当代大学生修养道德,肩负使命具有重要的榜样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陆九渊.《象山语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6.文中凡引《象山语录》,均出自该版本,只在行文中注明页码,不另详注.

[2][宋]周敦颐.《周子通书·圣学第二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8.

[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0:388.

[4]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2019-03-18.

猜你喜欢

圣人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圣人故里沐儒风
官场圣人范仲淹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俺
圣人配配对
圣人难当
圣人难当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