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的比喻句英译策略研究

2019-10-06单美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传播学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外宣翻译引起了众多译界学者的不断关注。近年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重要外宣文本的出现,更是将外宣翻译的话题推向公众视野之中。本文通过该书中比喻句的英译策略研究,进一步分析当下中国外宣翻译是如何获得积极传播效果的同时,让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的。

关键词:传播学 外宣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比喻句

一.传播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自19世纪末以来,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逐渐形成。它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最初兴起于美国。传播学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社会学、新闻学、语义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就研究角度而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正是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1]同时,根据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型,具体的传播过程具有五大主要因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

那传播学和翻译学又有何关系可言呢?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根据原文本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译文文本,而后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对外传播,最终译文读者产生阅读反馈。翻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译文读者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吕俊教授正是发现了传播学和翻译学的共通之处,率先发声,提出重要论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2]。自此,翻译学被纳入到传播学的范畴,有了传播学的理论支撑。

二.外宣文本的对外传播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3]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各国人民亟需了解中国,外宣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选取了外宣文本的典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治国理政》)为主要研究对象。该书卷一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文章,是了解当下中国发展理念、执政方案、外交政策的重要途径。《治国理政》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范本,其中蕴含了大量中国特色词句,比如歇后语、俗语、四字格等等。同时,本书中使用了多数比喻句、拟人句、无主语句等中文典型话语表达方式,以期让深奥的治国理政思想更为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但这却给对外传播带来了不少困难。一方面秉承传播中国文化的理念,另一方面需考虑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文化走出去和获得传播效果这一天平秤上,如何保持平衡,此非易事。这也是当下对外宣传所面临的“拦路虎”。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比喻句英译策略分析

在中文语言中,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既提升文字表达效果、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又展现了中文的语言艺术之美。其中,比喻句是出现最为频繁的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或描述抽象深奥的概念或事物,使得语句更为生动、形象。比喻的好处,一是形象化,具体化,一见就明白,捉摸得住;二是高度集中, 在纷纭现象中用一二字就点出核心, 语言的运用不能比它更精炼了。[4]

《治国理政》一书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不乏高深莫测的管理之道,使用大量比喻句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有利于获得积极的国内传播效果。但这些中文特色比喻句,在对外传播中,该如何自处?官方译者在处理时主要通过直译、意译、增译、转换文化意象等方式,以求达到精准传播。

1.直译

例1:各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译:…and give the policy and legal “green light” to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例2: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译:…, we have caught “tigers” as well as “flies”, …

在《治国理政》一书中,直译是比喻句翻译中最常用的一种翻译手法。直译使得原文信息最大化保留,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在这种情况下最为接近。上述例1中,基于两国人民都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译者采用直译,清晰地传达了“提供便利”的深层含义。其次,“打老虎,拍苍蝇”这一中国反腐思路,最初“老虎”“苍蝇”常被译为其真实含义,指代大小贪官。但此处直译的表达,从侧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自信,积极推动构建本国话语体系。

2.意译

例3:亚洲合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译:We need to build on past success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in Asia.

例4: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地区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译:…and avoid a fragmented and palliative approach that only treats the symptoms.

通常而言,當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时,出于传播目的的考虑,意译翻译方法得以适用。在上例中,“百尺竿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特殊的比喻句,以四字成语和谚语形式呈现。为实现意义的准确表达,译者摆脱原文框架,放弃原文比喻形象,理解原文之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其中含义。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意译的使用尊重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性;而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意译的使用体现了译者为实现传播效果而做出妥协。

3.增译

例5:……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译:… and trade union officials are their “family members” whom they can turn for help.

例6: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译: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roles of both the market, the “invisible”hand, and the government, the “visible”hand.

比喻句的使用让语言更为精炼,因而译者在处理时,若直接转换原意不能满足句意理解、以达到表达目的,则需通过使用增译的翻译方法。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回娘家”这一说法。女子已成婚,娘家成后盾。通过增译体现本源内涵之意。同样,例6中增加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所指代的“政府”和“市场”,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但在翻译“老虎”和“苍蝇”时,译者并未如此做到,这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过程中,译者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促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同时,关注读者的阅读效果。

4.转换文化意象

例7: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译:A development model resembling killing a goose to get its golden eggs or draining the pond to catch the fish cannot be sustainable.

例8: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

译: Some are “empire- builder”, high-handed and arbitary in their approach, intolerant of any alternative view.…

英语和汉语均为历史悠久的语言,其表达的比喻表达方式各自映现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历史烙印,必然会出现同样的思想内容却用不同的比喻方式或不同的喻体来表达的现象。[5]上述例7中的源语比喻句喻体“杀鸡取卵”这一故事出自希腊《伊索寓言》,而其在目的语中相对应的文化负荷喻体,即为译文中的“杀鹅取金蛋”,译文实现文化意象的成功转换。在例8中,“官气十足”这一形象说法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官场文化;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至今仍是君主立宪制,以“empire”为大。同时,此处翻译巧妙地将暗喻转为明喻,增强了译文语言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官方译者还采用了省译、转暗喻为明喻、转换修辞格等多种翻译方法。由此可见,任一翻译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况,但绝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情况。多种翻译方法交替使用,使得译文和原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语义、风格上的相对对等,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翻译活动也随之与时俱进。为迎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浪潮,官方译者密切关注传播学视角,寻求积极的传播效果,《治国理政》比喻句的英译策略选择明显体现了这一点。该书英译本的发行和畅销对于增强中国对外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分析典型外宣文本的比喻句英译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大量外宣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39-44.

[3]张健.全球化語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19-27+43.

[4]王佐良.《英语文体学文集·词义、文体、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5]徐珺,刘法公.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4(5):50-53.

(作者介绍:单美霞,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传播学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