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观察

2019-09-29何惠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6期
关键词:脑梗死

何惠华

【摘要】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A组(n=45,常规治疗+琥珀酸索利那新)与B组(n=45,常规治疗+托特罗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A组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急次数均少于B组,Qmax、MCBC、FDV水平均高于B组,OABSS评分低于B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77.78%(P<0.05)。结论: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采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梗死; 膀胱过度活动症; 琥珀酸索利那新; 托特罗定

Curative Effect of Solinacin Succinate on Bladder Hyperactivit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HE Hui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06):00-01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olinacin Succ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hyperactivit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90 patients with bladder hyperactivit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n=45,conventional treatment+Solinacin Succinate)and group B(n=45,conventional treatment+Tolterodine)by parallel control method.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average frequency of urination in 24 h and urgency of urination in group A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group B,the levels of Qmax,MCBC and FDV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the OABS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group B,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93.33%,it was higher than 77.78% of group B(P<0.05).Conclusion:Solinacin Succinate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bladder hyperactivit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and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Bladder hyperactivity; Solinacin Succinate; Tolterodine

First-authors address:Kangmei Hospital,Puning 515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6.003

通常情況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极易出现排尿中枢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现象,引发排尿障碍,如膀胱过度活动症。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导致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若不及时干预可引发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限制患者活动,延长康复所需时间,且可能导致脑梗死病情加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当前,临床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M受体拮抗剂,分析与M受体参与发病有关[2-3]。而琥珀酸索利那新为新一代高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可阻滞介导逼尿肌收缩,控制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其对膀胱M受体亲和力较高,且作用较奥昔布宁、阿托品、托特罗定等传统M受体拮抗剂更强[4-5]。目前,临床已证实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患者治疗中琥珀酸索利那新作用显著[6-7]。但笔者查阅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发现临床就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研究仍较少,特别是其治疗中琥珀酸索利那新价值分析不多。基于此,本次研究在45例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琥珀酸索利那新,获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

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平行对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纳入标准: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8]中诊断标准:膀胱过度活动症问卷(OABSS)总分≥3分,且其中问题3(尿急)得分≥2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9]中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新发脑梗死,且病情基本趋于稳定;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状态,可参与调查研究;膀胱过度活动症在脑梗死后1个月内发生;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合并严重糖尿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经腹部X线片或B超检查显示存在下尿路结石或肿瘤;男性合并严重前列腺肥大;治疗依从性差或中途脱落病例。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脑梗死治疗,包括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补液、降颅压等。A组在此基础上,以5 mg/次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生产厂家: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10片/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109)口服,1次/d,治疗4周。B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2 mg/次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生产厂家:南京新港联合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g×12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779)口服,2次/d,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24 h排尿、尿急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尿流量(Qmax)、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初始尿意容量(FDV)。以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问卷表[10]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包括白天排尿次数(0分为≤7次,1分为8~14次;2分为≥15次)、夜间排尿次数(0分为0次,1分为1次,2分为2次;3分为≥3次)、尿急(0分为无,1分为<1次/周,2分为>1次/周,3分为1次/d,4分为2~4次/d,5分为≥5次/d)、急迫性尿失禁(0分为无,1分为<1次/周,2分为>1次/周,3分为1次/d,4分为2~4次/d,5分为≥5次/d)4项,总分最高15分。总分0~2分为正常,3~5分为轻度,6~11分为中度,≥12分为重度。依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1]拟定疗效标准:尿急、尿频等症状消失,治疗后24 h排尿频次<8次,排尿间隔时间>2 h,夜尿频次<2次,最大排尿量>300 mL,为显效;尿急、尿频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24 h排尿频次较治疗前降低>50%,排尿间隔时间明显较治疗前延长,平均排尿量增加,但最大未达到300 mL,为有效;以尿急、尿频等症状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A组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5±3.85)岁;膀胱过度活动症病程3~30 d,平均(15.24±4.01)d;体质量指数19.05~28.54 kg/m2,平均(24.65±1.05)kg/m2。B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46~77岁,平均(62.02±3.75)岁;膀胱过度活动症病程3~29 d,平均(15.20±3.98)d;体质量指数19.08~28.60 kg/m2,平均(24.71±0.98)kg/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平均24 h排尿、尿急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平均24 h排尿、尿急次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后,两组平均24 h排尿、尿急次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且A组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尿动力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Qmax、MCBC、FDV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max、MCBC、FDV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A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症状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OABSS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ABSS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A组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B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05,P=0.035<0.05),见表4。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A组出现口干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B组出现便秘4例,口干4例,视物模糊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413,P=0.019)。

3 讨论

膀胱过度活动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特征为尿急,部分患者伴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等,逼尿肌过度活动为主要尿动力学表现[12-14]。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较多,包括尿液中神经生长因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心理或精神因素等[15-16]。而脑卒中患者极易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分析是与损伤排尿中枢及上运动神经元有关,可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17]。而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年

数据表明,中国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且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占60%左右[18]。故脑梗死所致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一定代表性。目前,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多以药物为主。而且,考虑到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原因为膀胱在充盈状态下膀胱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期间M受体为关键因素,故临床多推荐采用M受体拮抗剂治疗,作用机制为阻断膀胱逼尿肌收缩上胆碱能M受体,控制其与乙酰胆碱的结合,促使膀胱兴奋性降低。托特罗定是一种M受体拮抗剂,能对膀胱壁及逼尿肌上M受体产生作用,竞争性抑制其与乙酰胆碱的结合,控制膀胱不自主收缩,达到治疗目的。但部分患者经托特罗定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且长时间应用可能导致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等。而琥珀酸索利那新属于新型M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结合毒蕈碱M3受体,限制膀胱逼尿肌活动,减轻尿急、尿频等症状。马江等[19]发现,相较于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对M3受体选择性更强,且作用效果更高。而且,琥珀酸索利那新半衰期较长(45~68 h),每日给药1次即可,即便漏服1次也不会给疗效造成不利影响,更易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于脑梗死,你必须知道的
脑梗死怎样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