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管理护理对降低介入术后感染率的影响

2019-09-27张丽娟陈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精细化导管神经

张丽娟 陈静

神经介入导管室是医院重要的内科门诊,其主要工作就是对患者进行神经导管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各种阻塞病症或其他病症[1-3]。但这种手术风险较大,并且容易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不良反应,所以多数患者接受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较低[4-5]。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着重于强调病房的清洁护理,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果,使日常工作在各个方面均得到改善。而本次研究中,研究将精细化管理实施于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 年7 月—2018 年10 月接收治疗的160 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钟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0 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龄34~55 岁,平均年龄(45.3±5.6)岁;实验组中男性41 例,女性39 例,年龄38~61 岁,平均年龄(45.5±4.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接受神经导管介入治疗临床标准;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患者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无法进行治疗,长期随访;患者在治疗前或开展实验前接受过其他神经介入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就诊时不合并其他疾病,对此次研究情况同意并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主要对患者进行日常随访,做好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配合医师开展各项工作。实验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2.1 护理人员培训 首先应当按照神经导管介入室的护理要求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避免在就诊时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延误,具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等待救治的患者进行医疗服务,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

1.2.2 制定完善的护理对策 在开展神经介入导管室护理时,应当根据神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特性,制定完善且科学的护理流程,而护理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能够根据相应的护理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导管介入护理制度,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1.2.3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还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做好患者的服务质量,强化应用术后随访等工作,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医院可以建立相应的医疗APP,在患者患病后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对病情进行了解,专业的值班医生可以在APP 上与患者进行交流,解答患者的疑惑,如果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相关医师还可以要求患者回院接受治疗,这样可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后护理有效性。

1.2.4 做好神经导管介入室环境护理 在神经导管介入术中,护理人员应当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同时如果天气过于寒冷或过于炎热,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空调开放,室温应当控制在24℃~26℃为宜。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主制定的卫生评分表,对介入导管室卫生进行评分,随机抽取我院导管室卫生评分中的任意3 次,作为本次研究参考得分,其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卫生状况越好,并记录3 次评分平均值。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要包括感染、创口渗液渗血、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介入导管室卫生评分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3 次检查评分均在90 分以上,平均分为(88.4±3.9)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分(76.7±3.6)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其中感染率仅为1.25%(1 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6]。精细化管理要求必须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等,当今社会不断进步,过去的管理模式面临淘汰,只有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应对,在精细化管理中首先必须规范化,所以流程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执行,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细分细化,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采取灵活治疗,避免患者发生其他病变[7]。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最早实施于企业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模式上,更具优化的管理模式[8]。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9]。精细化管理主要职责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化,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责来具体分化,合理定责,每个岗位将自己的岗位做到尽善尽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等[10]。

表1 两组三次卫生考核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神经介入导管室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导管室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而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相关医务管理人员应当对导管介入室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督,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并总结相应的经验,通过这种方式来对管理质量进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并非是单纯的提高监督力度,而是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11]。这种方式主要强调各个细节的管理治疗,并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来改变医务工作人员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病房管理质量。神经介入导管室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涉及到较多的环节,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从而对神经导管介入室的日常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而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皆有所不同,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多的帮助患者治疗,精细化管理相比常规管理是一种提升,能使医院的医疗空间最大化,节约医疗成本[12-14]。本次研究结果中,通过应用精细化管理,可见导管室的卫生评分有明显升高,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提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神经介入导管室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将精细化管理实施于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神经介入导管室的洁净程度,并降低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后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精细化导管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神经”病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