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

2019-09-27李先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服务组自体淋巴瘤

李先梅

恶性淋巴瘤是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一定比例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危害生命安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对于恶性淋巴瘤有良好效果,其具有造血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1]。近年来,利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液免疫功能已显示了其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而护理质量是直接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析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干预策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 年4 月—2018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5 例,全方位护理服务组年龄19~58 岁,平均(47.24±2.68)岁,男15 例,女10例。常规服务组年龄20~56 岁,平均(47.12±2.96)岁,男14 例,女11 例。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恶性淋巴瘤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本次研究疗效观察的患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存在智力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服务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流程给予患者护理,配合医生的操作。

全方位护理服务组采用全方位护理。第一,心理护理。移植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因此,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如通过播放舒缓轻音乐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对患者和家属介绍国内外目前的治疗进展,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或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减轻担忧心理,使其更好配合治疗,建立治疗的信心。另外,手术后因干细胞回输和化疗药物作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且患者和外界隔离,无法接触家属,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慰,耐心回答患者问题,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以尽快回到普通病房和家属相聚,使其建立期待心理。在康复过程,患者担心自身无法痊愈,无法获得正常人的生存质量,需要给予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使其树立信心,早日康复。第二,移植前护理:移植之前准备无菌层流室,严格根据要求设置层流室,并对各种室内物品进行消毒。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准备。第三,移植护理:用消毒剂擦拭层流病房,用紫外线照射。每天帮助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牙齿和口腔黏膜擦拭,减少感染。定时清洁外阴和肛周,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无菌被套和床单。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进行操作。第四,移植后护理:(1)观察基本情况:密切监测腹围,观察患者的下肢是否有水肿,并观察不良反应:在化疗药物的应用中可能发生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需要针对恶心、呕吐的程度给予暂时禁食或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止吐药物昂丹司琼等。对于出现出血反应的患者,需要给予患者密切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当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需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根据医生建议输注血小板。另外需要积极预防化疗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大量补充液体,促进排尿,减轻膀胱黏膜损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采用满意调查问卷);移植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的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配合度,0~100 分,越高越好)、住院天数;护理前后简明健康量表分数(根据SF-36 量表,满分100 分,越高越好[2])、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0~21 分,分值在7 分以上表示睡眠障碍[2])、CD4+/CD8+;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全方位护理服务组对比常规服务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 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

护理前两组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接近,P>0.05;护理后全方位护理服务组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 移植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

全方位护理服务组移植治疗依从性更高,住院天数更短,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率

全方位护理服务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如表4。

3 讨论

骨髓移植是临床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大剂量化疗将供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注入患者体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风险低、成本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患者在治疗前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后移植和康复的效果。因此,在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处理干预尤为重要[3-4]。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和人格不同,其性格和心理活动不尽相同。为这些心理特征做好护理工作是必要的。而全方位护理是涉及移植前、移植过程、康复期等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情况的针对性护理和个体疏导[5-8],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接受康复治疗,加速康复的进程,心理护理的实施是移植成功的保证。另外充分做好层流室消毒准备和患者准备,可确保移植治疗顺利开展。在移植治疗中,通过无菌操作、消毒、移植之后的密切监测和并发症预防,可减少移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13]。

表1 两组满意度分析[例(%)]

表2 护理前后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分析()

表2 护理前后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分析()

表3 两组移植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分析()

表3 两组移植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分析()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例(%)]

本研究中,常规服务组采用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服务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数据显示,全方位护理服务组满意度、简明健康量表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量表评分、CD4+/CD8+、移植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服务组更好,P<0.05。由此可见,经过全方位护理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全方位护理干预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改善其生命质量。

总之,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服务组自体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人文关怀在学生面部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面神经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ICU高龄患者骨折术后谵妄的护理分析与研究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