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逻辑转型研究

2019-09-26夏静雷王书波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战略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夏静雷 王书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生存困境;战略转型;逻辑架构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9)05-0088-09

从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引入和实现生态现代化转型,从而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转型成为历史必然。那么,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转型的历程中,其战略选择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并将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其他四大方面之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转型的逻辑架构?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P50)。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中,如何研究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战略转型的现实困境,必然成为其生态转型逻辑与战略选择的实施保障。

一、生态文明观念缺失:我国生态现代化逻辑及战略转型的观念危机

(一)生态文明观念缺失的理论逻辑

生态文明观念缺失最早来源于西方“二元”对立逻辑的理论盛行,“二元”对立逻辑始于笛卡尔主客二分的提出,自此人類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就将自然界有意识地确立为人类的对立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远古时代原初的和谐关系,发展成为当今日趋对立的不和谐关系,逐步形成现代人在生态文明观念缺失方面的内在困境。

1.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凸显了朴素自然观的形而上学局限。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将古代的“万物有灵论”思想彻底抛弃之后,确定了近代以来占主流的机械自然观整体基调。从实践层面来看,近代朴素自然观则来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实践和方法基础,用机械自然观去支配自然运作就变成那时核心的思维方式。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和机械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看到自然机械的强大力量的同时,其生态自然观念也随之改变,将现实的一切改观都归结为服从机械的因果律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启蒙运动以来,笛卡尔主客二分思想颠覆旧式思维模式,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笛卡尔认为世界存在物质与心灵两种实体,这两种实体相互独立,分别具有广延与思维两种不同属性。

但是,广延的东西不会思维且不能自我运动,其运动是服从物理规律的机械运动。换言之,与外在客观的自然世界不同,人同时具有客观与主观的思维方式。因此,人是冲破“万物有灵论”之后,世界上最有灵性的、最伟大的存在。这样,基于这种区分视角以主客关系看待心物关系,笛卡尔就为人支配外在物质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后,从英国的经验论到德国的唯理论,再到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人类主体意识进一步发展。控制自然的理念逐步形成,以人的目的和利益为价值尺度的后果,是人类开始肆无忌惮地将自然界作为对象去剥夺、征服和破坏,这也是现代性诟病的认识论根源所在。

2.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促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西方中世纪对宗教神学的臣服,压抑了人类主体性的存在,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展开,人类主体性时代开始被开创。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使人类意识到: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客观理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此人的主体性地位不可动摇,人类创新的合目的性是主体存在的价值。然而,自然界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形态,其价值是以满足主体需要为前提的。诚然主客二分思想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进步是必要的,并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是主客二分也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前提,其将主体与客体二者截然对立并发展到极端,这必然对自然界发展和人类自我解放都是有害的。如果任由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致而直接抛弃先在自然和人类依赖自然界,那么就会认为人是从自然界中划分出来并以“道德顾客”的身份自居,并且认为道德作为人的道德只能辐射到或只存在于其自身。因此,在人类征服对象的过程中自然充当了被征服对象,为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打上“文明”的烙印,以满足人类主体在需要基础上实现其自身价值。

3.应然与实然的二元对立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应然与实然的区分(也可以叫作价值与事实的区分)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将学科区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的时代。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将二者截然对立,其中蕴含了价值的主体性需要、客体性属性,及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满足。换言之,价值主要是以主体需要为评判标准,如果主客体不能为彼此所用,客体价值就无从谈及。这种价值关系推及人与自然的事实关系上,就形成了人类的主体价值和绝对的目的中心,自然价值只是相对主体需要的使用价值。这就自然地鼓励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向作为客体的、机械的自然不断开战,促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转折。

实际上,迄今为止人和自然的关系共历经三个阶段:远古时代的第一阶段,人成为自然界臣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敬畏自然的原初文化形态。第二阶段是随着世界各国科技发展,人类逐步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摸索如何摆脱自然控制,并进而能够控制自然。这样技术自信加上笛卡尔主客二分的理论依据,就促使人类从第一阶段的敬畏自然走向自然的祛魅时代,形成了崇尚人类征服与自然对立的科技文化。实然的生态危机使人类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从而客观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第三阶段的到来,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阶段,基于大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的重新体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通过认识进而改造世界而不是控制世界。因此,必须改变人类控制自然的理念,将人与自然看成整体,达到促进这对关系和谐的应然状态,从而破解实然的生态危机与应然的生态和谐之间的矛盾。

(二)生态文明观念缺失的现实表现

随着我国现实中生态文明观念缺失而凸显为种种现象,原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项目,并颁布《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60.1%,因此呈现出对生态文明的“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等特点。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战略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