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报道的创新研究

2019-09-23杨千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创新

杨千

摘  要  当今时代,融媒体发展态势已成定局,文章在融媒体背景下分析传统广播的优势和劣势现状,研究创新策略和探索创新实践,浅析广播如何运用融媒体环境进行创新报道,继续广播媒体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融媒体;创新;广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5-0082-03

1  融媒体定义

《人民日报》创新传播形态,推出带二维码的多媒体报道;省市级广播电视台以新闻节目为试点,建立网络编辑部,新媒体人员直接介入新闻生产环节;越来越多知名卫视频道连年翻新花样,与微信、支付宝合作,各地方台也有自己的网络春晚……这些似乎都彰显着已经到来的媒体格局——一个融媒體的世界。

究竟何为“融媒体”?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甚至在这样一个新型媒体环境中,普通人即是媒体资源的受众,又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无形中对于传统媒体广播媒体,大到生态产业,小到具体的新闻报道都面临着创新与变革。

2  传统广播报道现状分析

2.1  传统广播报道的优势与劣势

2.1.1  传统广播报道优势——“稳”

虽然在社会巨变速度加快的今天,媒体环境越来越多样且复杂,但是我国的传统的广播媒体在发展了近百年的历程中,依然有其“稳”的优势。

首先,广播电台中从业人员成体系化,专业程度相对稳定。

其次,多年工作所积累而来的媒介素养、政治素养,能够在新闻报道中有所保障。

最后,党媒、正规媒体的公信力,在人民大众的视野里还是具备根本的可信赖程度。

总得来说,在新闻报道的关键时刻,传统广播其稳定性依然是要强于新兴发展的网络广播。

2.1.2  传统广播报道劣势——“旧”

当然了,传统广播对比其他的新媒体途径,也正因为其发展模式的历史之久,呈现出一定的发展疲态和“旧”的劣势。工作模式的老旧,决定了广播报道内容生产速度之慢;工作体制的限制,决定了传统广播新闻记者视野之陈旧。从而导致时效性和互动性与新兴媒体之间逐渐拉开差距,受众也正在日趋减少。

2.2  融媒体环境的冲击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声音唱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而作为这个群体中实实在在的从业个体,积极探索才是职业发展之道。特别是广播新闻报道,由于策划、制作周期性相对较短,完全有可能结合融媒体的新环境创造出受众所能接纳和喜爱的报道形式,继续在未来的媒体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3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报道的创新策略

3.1  扩展融媒体视野,转变广播报道思维

融媒体环境里,受众所接触到的信息不再是单一模式化的内容,无论是从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拓展模式都和以往产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网络用语、跨语言甚至是跨形式用语的出现和热传,无不体现着当下时代的语言表达趋势。一年又一年在更新的网络用语排行榜,诚然未必都是值得推崇的文化内容,但是也真实呈现出受众在接收和传播信息时的需求方向。合理的“新”和“奇”的表达方式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引导他们继续去了解和探究信息。

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很容易故步自封,传统广播媒体也很容易自视甚高,对于新兴语言表达和报道方式嗤之以鼻,但是在这个速变和巨变的时代,已不再是以往的发展节奏。传统广播媒体不能将自身的媒体身份和融媒体背景下的新兴媒体所对立起来,报道时视野的扩展、思维的转变、报道语言的与时俱进、报道模式的灵活多变是广播报道的合理创新策略。

3.2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广播报道从业者素养综合提升

3.2.1  广播的报道创新,技术和人才是关键

首先,融媒体环境中,各种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新闻采编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网络广播中的视听结合设备的运用,各种电脑、手机软件的运用,已经早已脱离了传统广播单一的录制设备。很多设备和软件的锦上添花,都成为了辅助媒体提高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的工具,网络记者随手采写的素材当即传给编辑审阅;网络主播们随时随地能够提供高画质、高音质的直播内容。作为广播报道从业者,仅仅只是会拿着录音工具录音、收集素材后利用传统剪辑软件剪辑制作音频已经远远不够。更高效率的软件学习、设备使用学习要成为大家日常工作中的常态。

其次,融媒体环境中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每一个新闻报道人成为了“八爪鱼”各种技能要集于一身、用于一时,有了各种设备和软件的辅助运用,日常工作也能事半功倍,在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基础之上,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最后,这一切也需要所供职的单位给予员工更多元并且成体系的培训方案和计划,人才队伍的合理布局,人才素养的综合提升才能保证广播报道从根本上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3.2.2  广播的报道创新,要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在各种新媒体中,一个更深的感受是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越强,和受众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受众的黏性就越高。这其实是大众传播中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受众心理——参与感。网络直播中,用亲切的语言、没有距离感的对话积极与粉丝沟通互动的主播;短视频网站里一句句的“老铁求关注”“宝宝们双击爱心”;微博大V维系粉丝经常要进行的互动抽奖;微信朋友圈里彼此的点赞……无一不说明,人们在各种媒体平台、任何媒体环境下的互动,参与感都是一种实际的心理需求。受众通过互动发表观点,通过互动和别人讨论,通过互动感觉到了被认可被重视,也通过互动得到切实的实惠。新闻报道也一样,没有传播到位的新闻是无效的。传播“新”“真”“实”的信息是基础,但在目前的融媒体环境下你首先也要被选择,才能得到受众的喜爱、关注和认可。那么就要摒弃以往传统广播媒体生硬的、高高在上的和受众接触的方式,真正从采访、报道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也是在无形中增强传播效率。

3.2.3  广播的报道创新,多媒体平台运用并整合资源,跳出融媒体思路是核心

第一,以往传统广播的报道,有其固有模式。这个“固有”当中,最不可撼动的是播出时段和广告点位的限制。除非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应急广播特例,否则每条新闻报道、每档报道节目的时长和时间段都是有相应的排播的,没有办法像网络媒体那样灵活多变。现实工作实景中的流程突破也许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是可以利用融媒体环境里的各种媒体平台对于广播报道进行补充。时长和点位的限制,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类型平台的运用中得以优化。精炼准确的标题新闻在微博呈现、鲜活丰富的弹幕新闻在短视频账号弹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音短新闻出现在地图App中……等更多形式的报道,广播媒体都可以运用自身采集、编发的新闻素材,通过在各个网络平台开通的官方账号对外传播。短、频、快的广播报道跳脱出仅仅只在一个广播平台出现的思维瓶颈,广播报道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照样能够在各种媒体平台扩大。

第二,有了多媒体平台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各个媒体资源的整合。现在各家传统媒体都有开通各自的多种媒体平台账号。然而对于很多传统媒体来说,内容融合了,但多平台的综合利用体现得并不够好,各个媒体平台优势集于一身的效果并不显见。真正的媒体整合后的报道,要让各个媒体平台形成有效而积极的联动机制,在各个报道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3.3  坚守政治底线,保住广播媒体公信力

融媒体背景下,媒体种类多元、信息来源多元、传播途径多元,这导致了新闻报道容易失真、追求经济利益的假新闻、失去导向性的“盲”新闻、为了流量吸引大众的“妖”新闻越来越多,传统广播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这些陷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在广播媒体创新报道中,加强媒体自律,加强从业者职业道德培训,让新闻报道道德缺失行为得到懲戒;同样在广播媒体创新报道中,要保障媒体及记者的正当权益,让新闻事业继续法治化、规范化的道路。作为党媒,党的喉舌功能永远存在,从业人员更需要守住自身的政治底线,保住广播媒体的公信力[1]。这是根本,也是至今广播等传统媒体存在的基石。

4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报道的创新实践

4.1  广播报道创新案例浅析

2017年5月5日,云南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国东方航空联袂打造首个空中直播盛宴。云南广播电视台FM105.8、FM97、FM99、FM100、FM101.7五套广播频率并机直播,呈现大型直播节目《五频同声,三万英尺,问候大地》,直击报道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打造中国广播史与中国航空史划时代事件,与4 000多万云南听众一起聆听历史“发声”。云南广播电视台15名工作人员,两路直播小分队分别搭乘昆明至上海以及昆明至北京两条航线,通过东航330宽体客机机上Wi-Fi技术以及云视频系统,在万米高空直播飞行实况,与地面直播间实时通话,向听众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东航最先进的空中互联平台,开创了空中与地面整体联动的先河。空前大5声的空中直播间见证了改变我们乘机生活,联通世界、沟通零距离的“空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记录下了东航强大的科技实力,为云南“空中门户”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做出的积极举措。

整个直播报道在前期筹备工作中协调广播电台和东航两个庞大的单位体系,通过昆明市区主要交通要道口的56块LED大屏、昆明市出入口的120块安全岛LED屏幕直击盛况。除此之外,云南广播电视台FM105.8、FM97、FM99、FM100、FM101.7五套广播频率、云南广播电视台微信直播、网易新闻客户端、喜马拉雅App、蜻蜓FM同步进行了全媒体直播,各平台收听、收看点击量超20万,全云南、全国聚焦于此热点事件。这样一次广播直播报道,因为融媒体的整合,利用足够强大的媒体资源来支撑这个局面,不仅是广播的声音到达,还要有画面,网络文字,视频传播,路牌拦截等有形的手段来弥补声音易逝的缺憾,是一次融媒体环境下广播报道的典型创新案例。

4.2  广播报道创新实践探索——融跨界、融智能报道

在未来媒体发展前行的道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媒体必将在发展理念、科技手段上有更多可能性,将从媒体融合领域方面有所扩展。比如,新华社的未来融媒体研究院,它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商用产品及服务:可以测试驾驶者疲劳指数并提供风险预警的“小唛”指环[2]。目前,我们都知道广播受众的接收环境更多是在驾驶汽车这样封闭的、媒体选择相对单一的环境中,但汽车驾驶环境一旦发生改变,局面将大不一样。比如车联网带来的无人驾驶将重塑“车—人—机—信息”的关系,在无人驾驶的汽车环境中被解放的人的双手对信息的选择与消费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广播所能提供的内容,将广播信息传播的实际效用与受众生活需求高度贴合,从而能在经济效益层面获得收获,也就是媒介生产与消费空间的产生,也才能保证在更加丰富的媒体环境中,广播守住自身优势、保住发展空间。在将来的广播应用场景中,类似的融媒体跨界探索,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广播新闻报道素材、娱乐休闲素材运用到驾驶场景中,根据受众所处环境智能化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为特殊空间中的受众提供内容和服务,是未来广播报道创新实践结合跨界融、智能融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下)[J].新闻与写作,2005(2):12-13.

[2]栾轶玫.融媒体的下一站:跨界融、智能融、结构融[J].视听界,2018(6):126.

猜你喜欢

融媒体广播创新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