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索

2019-09-23杨建琼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县级融媒体

杨建琼

摘  要  当前舆论环境自由导致了信息来源不一,真实性散失;各自为阵,资源浪费大等问题。文章通过结合目前部分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探索总结建设融媒体中心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搭建平台;探索总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5-0080-02

建设融媒体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大环境下加强舆论引导的迫切需求,也是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加快推进融媒体建设,掀起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热潮。如何建设才能达到融媒体的目的?本文结合目前部分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探索总结建设融媒体中心的方式方法。

1  当前舆论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来源不一,真实性散失

一段地址不明的视频,几句语焉不详的文字,甚至一张P过的照片,被人传到网络上就可能演变出暴力、混乱等表象,给群众带来恐慌。

2019年6月,在祥云一部分人的微信中有“各位家长:祥云二中这边有家长反映:昨天中午放学时,有学生遇到开小车的向学生问路,并拿出100元感謝费,让孩子上车带路。请各位家长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上车,防止被骗。”这样一条信息在微信上快速传播。但事实上是一个微信用户看到类似信息,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就加上了具体的地址。截至2019年6月4日17时,该谣言在900多个微信群传播、扩散,造成了家长们的紧张,给社会安定带来了不良影响。

一个微信用户到900多个微信群,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信息流通变得快速通畅。在这个传播途径广泛、便捷,内容真假难辨的时代,如何让人们快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成为县级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于是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迫在眉睫,让融媒体中心担负起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传播平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的重任,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1.2  各自为阵,资源浪费大

笔者在县级媒体工作,相对大城市来说传播媒体并不丰富,但是单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在当地,除了媒体单位开办的“祥云时讯”“掌上祥云”微信公众号外,还有“祥云警方在线”“祥云县残联”“正气祥云”“红色祥云”“祥云教育”“祥云人社”“祥云农商行” “祥云青年”“健康祥云行”“祥云关爱”“祥云科普”“祥云三农”等各有关部门自己开办的公众号。

一个部门办一个、一所学校办一个、一家医院办一个,微信公众号遍地开花,种类繁多。这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各自为阵,大多发布一些与各自业务相关的资讯、政策、服务等,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慢、范围狭窄,关注度普遍不高。虽然如此,却依然需要人手维护这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2  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索

2019年以来,云南省各地纷纷开展融媒体中心建设,各自结合实际推出融媒体产品,不断探索融媒体建设的方式方法,都希望用最优的方式推动传播媒体由相加到相融,让舆论传播达到“同唱一首歌”的效果。

2.1  搭建平台,进行传播渠道的融合

1)成立融媒体中心,进行宣传单位的融合。几乎每个地方都设置了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单位,配备了从事报刊、电视、广播、微信、微博和网站等采编、维护工作的人员。2019年3月,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将辖区内的13家媒体平台进行整合,以市电视台为主体,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策划、采集、分类加工,然后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融媒体建设首先就要进行新闻宣传部门、单位的融合,将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融合起来,升级整合“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变多家为一家,变各自搭台为同台献艺。

2)搭建一个可以共同发布的平台,跨单位、跨领域融合资源。基层相关业务部门运营各自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手机客户端产品,维护能力有限,传播效果又不太明显。融媒体建设就要搭建一个各个单位、部门都可以发布信息的平台,让各个部门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既避免了以前“各自为阵”,老百姓真的想找而又找不到的尴尬局面,又可以整合资源,给基层部门减负。同时,共同发布平台由融媒体中心统一运营、统一维护,有效地降低了各自的成本,反而能够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2019年,大理州漾濞县融媒体中心搭建起“融媒体+大政务”平台,并对公安局、教育局、住建局、水务局等22家职能单位进行业务培训。今后,该县的各级各部门将陆续通过“融媒体+大政务”平台发布政务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各领域的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

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媒体融合的平台。多家媒体相互融合、搭建共同发布平台都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德宏州芒市融媒体中心依托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智慧云”技术平台搭建起“芒市云”平台;大理州漾濞县融媒体中心则引进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融媒体平台,搭建起“七彩云端”App·掌心漾濞平台。云南省的几家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芒市云”“七彩云”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在融媒体建设中的成功范例。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就要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平台的融合,真正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分发”的功能定位,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2  转换形式,融合宣传内容

1)创新形式,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型。德宏州芒市在两会期间推出了两款H5产品,其中《@所有芒市人 你有一个来自芒市委书记的电话》把市委书记在两会上的汇报以拨打电话的音频传播形式添加在微信里,随后配以动态的图文解说芒市各方面发展情况。该条微信图文生动、内容全面,短短几天就刷爆了朋友圈,阅读量突破10万多。一个人口总量不到40万的边陲小城,这样的阅读点击量令人振奋。

建设融媒体中心就要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型,创新形式,把报道内容以幻灯片、图像、视频、音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才能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2)增强功能,提升资讯服务能力。保山市龙陵县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通了与龙陵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数据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对接,开设了“龙陵政务”栏目,分设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两个板块,提供查询办事指南、公共资源交易、中介超市、实体大厅在线预约、政务动态,办理水费、电费、电话费等民生类事项。“芒市云”App设置了不同的板块,如新闻、旅游、爆料、服务等,每天将市内外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即时推送到不同板块,满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地方群众的信息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再局限于新闻宣传报道,而是不断提升资讯功能,成为连接政府职能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使当地干部群众通过一个客户端就可以查询或办理相关事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①县级融媒体中心只有不断提升功能,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当地群众便捷办事、政府回应诉求的有力帮手,才能在群众中提高获得感和信任度,以全新的存在方式刷新人们对新聞单位的认知。

2.3  构建新框架,融合各方面人才

“融媒体中心建设对于县级媒体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借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春风,可以在体制机制、资金资源、场地人员、编制机构等县级媒体以往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获得改革动力与支持,迎来县级媒体的大发展大繁荣。”②县级融媒体中心就要抓住机遇,构建媒体融合新框架,优化采编工作,吸纳优秀人才。

1)优化采编流程。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以“中央厨房”为核心,完善采访、编辑、技术、传输和推广程序,要按照融媒体中心的要求来重塑生产机制,对新闻报道的“策、采、编、审、发”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让中心集新闻发布、政务服务、生活资讯为一体,优化资源,完善功能,提升传播效应。

2)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要打破原有各媒体平台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实现部门、人员和新闻资源的高度融合,确保真正高效发挥作用。要实行人才融合使用机制,县融媒体中心要突破人员身份障碍使用人才,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广纳贤良,融合采写、拍摄、制作等各方面人才,对所需重点人才实施奖励补贴,按照“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培训,培养复合人才。

总之,县级媒体是最基层的媒体,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只要不断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就能打开新闻舆论工作新篇章。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陈国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历史渊源考察》,新闻论坛,5月14日。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县级融媒体
新时代关于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问题思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加强全媒体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县级融媒体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级融媒体广播新闻报道转变思路分析
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