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水断层带隧道安全施工技术

2019-09-21杨荣辉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仰拱钢架掌子面

杨荣辉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32)

1 工程概况

新建怀邵衡铁路线的岩鹰鞍隧道地处地质条件极其恶劣的雪峰山区,隧道全长5 302 m,为双线铁路隧道,设2个辅助坑道,隧道平面布置与工区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平面布置与工区划分

隧道全段断层较多,其中的F4断层带DK88+050~DK87+840段落为断层密集破碎带,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受断层破碎带影响,当掌子面推进至DK87+998处时,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涌水涌砂灾害,造成隧道全面停工。如何确保在后续断层破碎带影响段隧道施工的安全,成为本工程的重难点问题。

2 施工方案

F4断层范围每循环帷幕注浆加固长度25 m,开挖长度20 m,注浆孔终孔间距3 m,注浆压力5.0~6.0 MPa,注浆速度10~100 L/min,前进式注浆。采用∅108 mm(壁厚6 mm)洞身超前长管棚注浆预支护,管棚纵向长25 m,环向间距20 cm(沿拱顶开挖轮廓线外侧布置,设置范围180°,每循环114根),外插角≯11°。为保证开挖支护安全,拱部120°范围内管棚间辅以∅50 mm(壁厚5 mm)超前小导管补充注浆加固,小导管长5 m,环向间距20 cm,纵向间距为3 m一环,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 m[1]。帷幕注浆注浆孔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帷幕注浆注浆孔布置

F4断层范围围岩级别为Ⅴ级,采用三台阶四步法开挖。初期支护类型采用双层支护,第1层初支HW175型钢;第2层初支180四肢格栅钢架,主筋直径∅22 mm。正洞开挖前,对加固区进行超前钻孔检查验证,并检测其加固效果,若检测发现未达到加固效果,即视情况增设超前管棚加强支护或∅42 mm超前小导管局部补注浆加固[2]。

3 施工过程

3.1 开挖过程

开挖采用三台阶四步开挖法,隧道开挖断面划分如图3所示。

图3 三台阶四步法开挖

第一步:先行开挖①部并立即施作周边初期支护,①部与②间设置I22工字钢作为竖向临时支撑,边墙拱脚钻设2根锁脚锚管(锁脚锚管长5 m,直径70 mm,壁厚3.5 mm),导坑底设置临时仰拱(I22工字钢),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②部开挖滞后①部约4~6 m(图示d1),②部开挖后立即施作周边初期支护,边墙拱脚钻设2根锁脚锚管(参数同①部),导坑底设置临时仰拱(I22工字钢)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①、②部开挖20 m后,停止施工,施工第2循环帷幕注浆止浆墙及第2层支护(双层支护的第2层)。开展第2循环帷幕注浆工作。

第四步:第2循环帷幕注浆完成后,①、②部继续往前施工,并同时开展③部施工,③部滞后②部4 m开挖,完成后立即施工二次支护。④部施工滞后③部约8 m,④部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二次支护,及时浇筑仰拱及仰拱填充。

3.2 超前地质预报

3.2.1 掌子面地质素描

随着掌子面的推进,需要地质工程师对掌子面进行持续的地质素描记录,并根据掌子面地质素描的变化结合地勘资料进行预测。为可能出现的复杂地质情况提出预加固、加强支护或变更工法的工程措施。

3.2.2 物探超前预报

采取以地震波探测(TSP)为主要手段,辅以地质雷达探测、红外探水等物探方法,对隧道及辅助坑道的不良地质、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进行超前预报[3]。

3.2.3 超前钻孔探测

结合三台阶四步法的开挖工法,设计如图4所示的钻孔布置。隧道断面设置∅108 mm探测钻孔,孔长30 m,相邻循环搭接长度5 m[4]。可根据探测的地质情况采取密布或加深孔深等措施进行调整。某次超前钻探结果见图5、图6。

图4 钻孔布置

图5 超前钻孔探测结果一

3.3 超前支护

在F4断层范围为确保施工安全,采取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方式。其中超前大管棚的纵断面布置如图7所示。超前小导管共有两种形式:拱部120°范围内设置的超前小导管和180°范围外边墙设置的超前小导管[5]。

3.4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类型采用双层支护,第1层初支采用HW175型钢,第2层初支采用180格栅钢架。第1层初期支护钢架由12个单元组成,第2层初期支护钢架由10个单元组成。第1层钢架单元由HW175型钢、连接钢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接头处焊缝高度,腹板9 mm,翼缘12 mm。钢架在初喷4 cm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毕后须再喷混凝土,并保证不小于5 cm的覆盖厚度[6]。相邻钢架间采用∅22 mm钢筋连接,间距1.0 m,斜向内侧布置,并焊于钢架内翼缘处。钢架纵向连接示意见图8,双层初支钢架位置示意见图9。

图6 超前钻孔探测结果二

图7 超前预支护纵断面布置(单位:mm)

图8 钢架纵向连接示意图(单位:mm)

3.5 仰拱及二次衬砌

仰拱超前施工,衬砌紧跟,Ⅴ级围岩仰拱封闭成环距离掌子面距离不大于35 m,二衬距离掌子面距离不大于70 m。仰拱施工采用15 m长简易栈桥,整体式移动模架全幅一次浇筑11.9 m施工[7]。二次衬砌模板采用12 m长液压模板台车,HBT60混凝土泵送入模。仰拱、二衬混凝土均一次灌注成型,形成封闭结构,提高衬砌结构的承载力[8]。

图9 双层初支钢架位置示意图

3.6 监控量测

表1为DK87+970沉降观测部分数据,观测累计下沉19.9 mm;表2为收敛观测部分数据,观测累计收敛14.2 mm。观测时间为2017年4月6日~8月18日。从断面DK87+970的沉降和收敛数据分析,采用该套施工技术施工隧道是安全的,措施是有效、得力的。

表1 DK87+970沉降观测数据表

续表

表2 DK87+970收敛观测数据表

4 结束语

通过岩鹰鞍隧道断层破碎带段施工的现场情况来看,断层破碎带影响段选用三台阶四步开挖施工工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与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采取双层初期支护,实现了隧道的安全贯通,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安全、有效,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猜你喜欢

仰拱钢架掌子面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FLAC3D中强度折减法确定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五子山隧道仰拱开裂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仰拱病害的电磁波响应特征模拟及三维成像
自行式仰拱栈桥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