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间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9-09-21马红英王剑英赵淑芹岳学香刘昕慧李雪慧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知晓率精神分裂症康复

马红英 王剑英 赵淑芹 岳学香 刘昕慧 杨 爽 孙 辉 李雪慧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病因不明确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发病过程缓慢,常表现为情感、思维、意志与行为、感知觉等方面的障碍并伴有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脱离的表现[1],其人群患病率约1%,有超过50%的患者临床症状存在间歇性加重并长期存在,80%~90%的患者不能正常就业[2],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时间护理理论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根据人体生物节奏、疾病的发展、用药时间、时间心理变化等方面开展的护理方法。有研究[3]显示,运用个性化时间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轻疾病症状。为进一步探讨时间护理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及行为效果,我们进行了临床前瞻性研究,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4];②患者均处于缓解期,可正常沟通与交流;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发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②患者中途出院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72±5.46)岁;病程2~10年。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8.57±5.29)岁;病程1~1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工娱康复治疗,即按照病区整体护理计划和患者单元护理计划给予日晚间生活护理、服药护理、物理治疗护理,以及每周3次、每次45 min的集体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康复中心工娱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间护理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方法如下。依据时间护理理论,选择患者最佳接受沟通交流时间节点进行健康教育干预。①时间节点选择:选择每天10∶00-11∶00,15∶00-16∶00,19∶00-20∶00 3个时间节点之一开展疾病健康教育。通过与患者交流,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根据患者个体的特异性、差异性需求,以及情感、认知上的缺陷问题,运用一对一、点对点的支持疗法,帮助患者建立主动了解、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的认知意向,指导患者学习和控制自我情绪,主动进行张弛有度、循序渐进的放松训练,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生物节律优势,以达到最佳心理行为调适效果。②“点餐式”需求护理:在不影响患者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患者对住院环境、饮食偏好、作息时间,以及对意向责任护士选择的诉求,帮助患者营造回归社会所要适应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以期达到心理、行为、生活模式的社会习得性状态。③预后防复发健康教育:时间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末期,尽可能要求患者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以获得必要的基础康复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让家属学习与患者的亲情互动和无障碍交流技能,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1.3 观察指标

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自拟《健康知识掌握调查问卷》调查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共包含疾病认知、服药知识、良好生活习惯、复查知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等5个维度,共20个选题,每个维度有4个选题,每个选题按1~5分进行评分,每个维度得分≥8分为知晓。该问卷的一致性分值为85%~99%,Kappa值为0.6~1.0,信度较好。②社会功能改善状况。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5]评价2组患者病房活动、病房交往、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和关心以及责任心和计划性。该量表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社会功能表现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2组疾病认知、服药知识、良好生活习惯、复查知识、心理状态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表2)。

2.2 2组SDS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SD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干预后,观察组SD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4)。

表1 干预前2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例(%)]

表2 干预后2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例(%)]

表3 干预前2组间SDSS评分比较分)

表4 干预后2组SDS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社会变革与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存、生活压力急剧增加,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6]。精神分裂症的转归单靠药物治疗很难获得预期效果,在疾病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强化患者服药规律和遵医行为。尤其是当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时,更应按时、按量规范化服用药物,切不可随意停药、减量用药,如此极易造成患者病情反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不单单局限于控制患者的症状,更应关注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7]。尤其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辅助性的康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时间护理理论健康教育模式,是根据人体生理规律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而实施的综合性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干预。有研究[8-9]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稳态时间一般在9∶00-11∶00,15∶00-16∶00,以及19∶00-20∶00这3个时段。此时间节点患者的精神状态、心境意识处于一天中的最佳状态,更易接触、交流与互动,对健康教育的接受度、配合度更高,也是建立医患沟通、信任的最佳时间节点,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10]。

时间护理理论健康教育模式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时间护理理论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预见性,更具有人性化,更符合临床人文医学教育的内涵,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1]。从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时间护理的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和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这一结果与陈金钗等[12]的研究相一致。

猜你喜欢

知晓率精神分裂症康复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