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2019-09-17冯金洪

新课程·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一学生同伴关系心理弹性

冯金洪

摘 要: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现状和特点和探讨中学生心理弹性与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索提升同伴关系的方法,增强中学生的心理彈性。

关键词: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学业成绩;高一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发现在面临同样不利情境时,有些儿童和青少年能够显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另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却不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在学校实际心理工作经验中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虽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却在精神上面临多重压力。因此,提升中学生在遭受挫折和逆境时成功应对并迅速恢复的能力刻不容缓,这恰好是心理弹性的作用所在。学业成绩和同伴交往是影响他们心理弹性水平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调查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并探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学生同伴关系的方法,让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成为中学生顺利成长的保护性因素就尤为重要了,这也是本研究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理论界定

1.心理弹性;2.同伴关系。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研究试图在了解和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心理测验与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在校学生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现状、特点;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心理辅导技术、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提高学生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的方法,使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成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增强学生心理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了解中学生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探讨中学生心理弹性与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第三,探索提升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方法,增强中学生的心理弹性。

(四)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对课题的可行性进一步验证,保证课题能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同伴关系量表”了解中学生有关中学生心理弹性、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的基本情况,撰写调查报告1~2篇。

研究一: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状况调查

1.目的:了解高一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及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2.假设:(1)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二: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1.目的:了解高一学生心理弹性与同伴关系的关系。

2.假设:(1)高心理弹性被试同伴关系更好;(2)心理弹性与同伴关系呈显著相关;(3)部分心理弹性因子与同伴关系因子呈显著相关;(4)同伴关系对心理弹性有显著预测作用;(5)部分同伴关系因子对心理弹性因子有预测作用。

研究三:学业成绩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1.心理弹性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

2.学业成绩对心理弹性有显著预测作用。

第三阶段:研究干预阶段。

研究一:学业成绩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研究过程中以高一学生中考成绩和心理弹性数据作为研究前测数据,在高一年级各选取两个入学成绩、心理弹性水平都基本一致,授课老师也基本一致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经过一年实验干预后,对“前测—后测”数据进行检验,验证学业成绩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研究二:同伴关系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实验前先了解学生心理弹性、同伴关系的基本情况,作为实验前数据;根据测评结果在每个班级分别选取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得分都很低的学生作为被试,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心理辅导对其进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辅导,经过半学期辅导后进行同伴关系和心理弹性中期测试,根据中期测评结果对辅导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过一学期的干预后,对被试进行后测,通过对“前测-后测”数据检验,验证同伴关系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系统和多方位的综合研究:1.文献综述法;2.问卷调查法;3.准实验研究方法;4.团体心理辅导与个案研究法;5.教学实验法。

(六)创新之处

一是研究者身份方面,首次以中学教师身份对心理弹性进行研究,这将使本研究扎根于实际教育教学中,为有效探索增强中学生心理弹性的方法提供保障

二是研究对象上,本研究首次以番禺区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将使本研究结果更具本土性和针对性,为以后番禺区中学生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三是研究内容方面,心理弹性为目前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目前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研究结果希望能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四是研究方法方面,以往研究主要调查研究法,本研究重点将采用心理辅导技术和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索心理弹性的干预技巧。

二、青少年心理弹性基本情况

(一)研究目的

了解高一学生心理弹性特点。

(二)研究假设

1.男生和女生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班级间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

(三)研究被试

2013年7月,选取我校高一学生共462人进行施测,其中女生228人,男生234人;收回有效问卷443份,女生225份,男生218份,有效问卷约为95.9%。

(四)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共27道题目,共有五个维度,包括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量表采用5点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85。本次重测信度为0.795。

2.同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

该问卷包括28道题目,分为与人交谈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擾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四个维度,分数越高,说明在同学关系方面的困扰度越高。本次测量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4。

(五)施测及数据处理

将量表整理好并录入心理测评软件后,以班级为单位,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利用自习课在学校计算机室进行测评。

(六)研究结果

1.高一学生心理弹性整体情况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校高一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总体上比较好,总体上相对低于胡月琴和甘怡群(2008)的结果,但还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结果还算令人感到欣慰。五个因子中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积极认知,说明高一学生还不够乐观,对逆境有畏惧情绪,得分最高的是人际协助,表明学生感受到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高的。

2.心理弹性和同伴关系困扰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总体来看(表2),男女生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男生,另外,男女生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3.心理弹性和同伴关系困扰在班级方面的差异

运用方差分析发现,高一年级各班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我校学生入校时分别采取随机分班的做法有关系。这对我们进一步探讨提高心理弹性的被试选择上是很有帮助的,可避免出现样本差异性过大。

(七)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生,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方面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跟女生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情绪调节有关,所以女生在遇到困境时也更加的积极乐观。

(八)本章结论

1.我校高一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总体上比较好。

2.男女生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男生。

3.高一年级各班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刘旺发.留守儿童心理朝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辅导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D].安徽医科大学,2013.

[2]李想.基于心理初性的幸福课程实践:国外的经验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一学生同伴关系心理弹性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