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问答

2019-09-12

中华书画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共性现代主义本体

问:请从生活美学的角度谈谈公共艺术。

答:“公共艺术”(PubIic Art;)就是“公共”的艺术,公共艺术要面对“公众”。所以说,“公共性”才是研究公共艺术的逻辑起点,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目前的主流意见却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只赋予了公共艺术以某种“空間性”的定义,所谓的公共艺术往往被看作意图被置于“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之内的艺术品与设计品。然而,大家却都忽视了这样的基本事实:对于“公共艺术”概念本身而言,“公共”与“艺术”竟然是自相矛盾的,我想初步称之为——“公共艺术悖论”!

那么,“公共艺术悖论”(the anlinomy ofpublic art)这种观点从何而来呢?理由是这样的,我们不仅仅要思考“公共性”到底是什么,而且,更要从公共与艺术之间的“美学关联”来考察公共艺术的定位问题。公共艺术研究者赫尔德·哈恩(Hilde Hein)就认定,公共艺术都是按照“现代主义艺术原则与美学理论”构建起来的。这意味着,这类的艺术品理应被视为作为个体表现的自律化产品,相应地,对其的欣赏也成为了一种个体化的行为。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源发于现代主义艺术时期并被授予了现代主义原产品格的公共艺术,它更本体化的规定似乎又是“公共性”。

这就形成了“公共性”与“个体性”之间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意味着,满足了艺术的自律性,就难以面对公众的公共诉求,满足了公众的公共性,就背离了现代的艺术原则。这就需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公共艺术,要从公共艺术产生的源头与后来的延展的两个方面来加以梳理。一方面就是现代主义之前,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早就已经形成了诸如“广场艺术”的西方公共化传统;另一方面则是现代主义之后,公共艺术已经被带入到了“后现代”的当代艺术语境当中。如此这样来看,当代的公共艺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走出“现代主义模式”,从而寻求一种回归“生活美学”的新路,由此再来重思“公共艺术”的美学定位问题,否则公共与艺术这二者仍是难以调和的。

对于“生活美学”研究而言,公共艺术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而且理应构成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的。在拓展“生活美学”疆域的时候,这种研究对象的转变使我意识到,要把公共艺术置于更新的理论视野当中。我们不能仅仅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定位公共艺术品,这只是传统的界定方式了,更要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看待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公共艺术的“生活本体”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妨将公共艺术视为一种“生活美学景观”。

这种对于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解,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而来,而就是直接从生活当中的艺术感受与体验那里得来的。我在芝加哥看到新建成的公共艺术品《永远的梦露》(Forever Marilyn)。这件作品恐怕就是与两种生活直接关联的,一种就是外来人的生活,他们作为芝加哥的旅行者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往往将它与美国流行文化联系起来,它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某种表征;另一种则是本地人的生活,芝加哥当地人则质疑《永远的梦露》与整个芝加哥的公共文化品位不相容,甚至降低了这座城市的公共艺术品格。然而,无论是接纳还是拒绝,内行抑或外行,公共艺术无疑都是与公众内在关联的,而公众也是从他们的生活出发来观照公共艺术品的。这是由于,公共艺术如若要自我实现就要被置于面对公众的开放空间当中,它们都不是置身于在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封闭空间当中的,与此同时,无论是各地的外来游客还是本地的上班族,他们都是从生活当中、由生活出发、并回到生活来观照置于公共空间内的公共艺术品的。

所以说,从“生活美学”的新视角来看,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位,我想是要走出两种模式,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现代主义模式”,另一个则是要走出“精英审美模式”。这是因为,公共艺术始终要与公众趣味相连,它不再仅仅是“艺术界”的小圈子的事了,公众生活的积极参与都成了公共艺术的独特品质。这两种对于传统模式的超越,又都需要回到“生活美学”的理论新构,由此才能来重新思考公共艺术的“公共定位”问题,这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Lifeworld)的本体定位。

责任编辑:韩少玄

猜你喜欢

公共性现代主义本体
眼睛是“本体”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乔治?鲁奥朴素、真诚的绘画态度形成因素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
现代主义复兴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